白发苍苍、资历颇深的米尔钦柯先生一见中国年轻的石油部副部长态度坚决,极不情愿地放弃了自己的意见,以一个学者的风度微笑着耸了耸肩膀。
就米尔钦柯先生与康世恩副部长个人的私交来讲,还是很深厚的。在建国初期的石油勘探进程中,米尔钦柯以及其他的石油专家曾给予我国很大的帮助,对这次松辽盆地的大规模石油勘探,前苏联专家组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向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同志汇报情况的时候,米尔钦柯先生说:“根据松基三井见到10 多米油层看,这是一个中等工业价值的油田。”
当时正在全神贯注听其讲话的康世恩副部长马上插话问到:“请您解释一下中等工业价值的含意是什么?”
米尔钦柯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当然指的是单井日产量,我估计就是15-20 吨,但就整个油田来讲,当然是个大油田了。”
康世恩副部长一听,爽朗地大笑起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十分自信地说:“这句话很重要,这我就放心了。”
豪情美酒常相随。兴奋之际,康世恩呼唤服务员拿酒来,于是中苏两国的石油专家和黑龙江省委的领导共同举杯,祝愿松基三井胜利在望。
松基三井中途停钻试油,这一步棋走得十分精彩,也令松辽局的干部们始料不及,千头万绪的准备工作八字还没有一撇,一切都要靠石油工业部的紧急支援。康世恩副部长和勘探司的唐克司长坐镇前线亲自指挥,立刻发电报请玉门局派固井技术人员携带设备火速赶往松辽,并要求石油部派出邱中建、赵声振等人组成的试油小组到前线来指导松基三井的试油施工。同时松辽局的各个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做好配合工作,固井需用的套管,用火车发运到了安达站,正值三伏天的雷雨季节,汽车根本就走不了泥泞的土路,是地方政府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农民赶着骡马大车往返120多公里,把套管和固井水泥及时送到了松基三井,解了燃眉之急。
松基三井正在裸眼测井的时候,由玉门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彭佐猷同志率领的一支装备精良、配套齐全的固井队,星夜兼程赶往东北。此时的松辽大地变得喧嚣起来,大同镇和高台子村成了沸腾的漩涡,十里八村的农民们像赶集一样汇聚到松基三井,看那屹立苍穹的井架是怎么像吃面条似的把上千米比碗口还粗的钢管送到地下去的。一时机器的轰鸣与驴马的嘶叫交织在一起,石油人和本地老乡热烈交谈的南腔北调融汇成了一首别开生面的奏鸣曲。
8 月28 日,松基三井的套管下到了1458.84 米,紧接着就是扣人心弦的固井攻坚战。当时的固井工艺还很落后,上百吨纸袋包装的水泥,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全部通过水泥车泵入井内,这一工序完全由人工来操作,丝毫不允许出现差错。为此上至松辽局的各位领导,下到32118 钻井队的每一个工人,不分职务高低,依次排起了一条长龙,人人捧起一袋水泥,在彭佐猷总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下,来回奔跑。汗水把飞散的水泥吸附在脸上,人人都变成了一幅妖魔鬼怪似的脸庞,紧张而又有秩序的劳动宛如一支和谐的交响乐队,在演奏一曲迎接大油田诞生的雄壮乐章。
固井一次成功。下一个难题是如何打开油井与地下油层连通的孔道。
石油部派来的试油小组成员蒋学明和邱中建两人承担了筛选射孔弹的实验任务,赵声振与32118 钻井队队长包世忠,副队长乔汝平负责安装井口和试油设备的研制工作。
以农耕为主的高台子屯地广人稀,连个铁匠铺也没有,更谈不上机械加工。松基三井试油所需要的一切工具完全都依靠32118 钻井队的维修保养班来解决,一无图纸,二无材料,尽管在西北的石油基地有成套的工具和设备,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根本不能指望。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期盼发现大油田的找油人早就憋着一股劲儿,在松基三井已获油气显示的节骨眼上,他们早已热血沸腾,大脑细胞也处于最亢奋状态,再加上群策群力,试油面临的五大难题很快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蒋学明和邱中建组织工人们在井场附近挖了个一米多深的坑,埋下了一段油层套管,四周灌注了330 毫米厚的水泥环,首先进行了两种型号的射孔弹效果对比试验,根据结果选定了58-65 型弹,作为刺向油层的第一把利剑。然后又同射孔队一起精确地测量了悬挂射孔弹的电缆长度,保证埋藏深度1300 米之下,每层厚度仅有一米多的薄油层都能被射开。
井上缺少安装井口控制部分的大法兰,赵声振工程师与钻井队的维修工人们找来了一块一英寸厚的钢板,用维修班仅有的一台小车床和电焊机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前后用了三天的时间在井口上便安装好了采油树,经水力承压试验完全合格。
以邱中建为首的地质师们,对松基三井的地质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提捞法试油可能发生的一些操作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资料录取方法。
提捞用的捞筒由赵声振工程师拿出设计方案,工人们在废料堆里捡回了一根13 米长的旧四寸管,因陋就简,用二天时间土造了一个提捞筒。
用两个废油桶和一临时焊接的200 升容积的铁池子解决计量问题,钻井队的工人还想出了在提捞钢丝绳上做记号,测量下井深度的一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