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功成身遂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不知有之; 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 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赞美他;

其次畏之, 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畏惧他,

其下侮之。 最差的领导者,人们轻视、侮辱他。

信不足焉, 领导者的诚信不足,

有不信焉。 下面的人们自然不相信他。

犹兮其贵言, 领导者谨慎并且珍重自己的言语而不轻易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 事情自然圆满而成功,

百姓皆谓“我自然”。 而所有的人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人生觉悟

老子在这一章所说的话,常常被用来阐释领导者的智慧。老子告诉了我们:大道没有说话,但它却诉说着自然规律的永存;大道没有做事,却体现出使万物长久生长的能量,而这就是大道的真实境界,是让我们体察不到的作为。最高明的领导者就应该像大道一样地行事。

老子把领导者分为四个等级,最上等的领导者为太上。最上层的太上在这里是讲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有着最好的领导者,比方说尧、舜、禹,他们不去人为地搞乱人们的生活秩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切根据自然的规律去做,不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大自然,也不把自身的意识强加在人民头上,让人民自由自在地生活,以致人民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上边还有个什么首领。这样的领导者就像天一样,默默地罩着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但是从来不说什么。老子说,道就是这样的。道无处不在,但道从来不说什么,就像阳光和水。阳光和水就是天的赐予。

比太上逊色一些的领导者,虽然不能像大道那样无为而治。但是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们能生活得更好,使人们能够摆脱困苦获得欢乐,使人们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因此他们得到人们的赞誉和爱戴,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存在的同时,愿意亲近他们。现在的任何一个单位也都有这样的有所作为的领导者。

接下来的一个层次的领导者,他们也是有所作为的,但是他们的作为却与前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高高在上,令人们仰视而不及,人们深深地知道他们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而是给人们带来了负担。他们所做的事情不仅搞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使人们感到恐惧,使他们与人们之间不可能有很好的沟通,因为他们自身的气势及权力,以及他们的作为使人们感到害怕。这样的领导者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希望这样的领导者还是少一些的好。

最后一种领导者,是最令人们厌恶的,人们在谈到他们的时候,有的只是诅咒和轻视。这一种领导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残暴专横,在人群中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另一种是昏庸无能,偏听偏信,遇事时要不刚愎自用,要不没有主意。这两类领导者只能是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使人们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领导者在古代是屡见不鲜的,在当今社会仍然不少。比如某地的一个合资工厂,由于一个小配件的丢失,领导者就将当时的所有女工囚禁起来,并且进行搜身,导致有的女工不堪凌辱自杀身亡,事后该领导者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这种行为虽说比古代一些领导者的做法“逊色”很多,但是性质是相同的。这种领导者人们对他们只有仇恨和唾弃。

作为一个领导者最应效仿和学习的是前两者。第一种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若想人们有所作为,首先让他们自身有一个平静安宁的环境,从而使他们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就是充分的信任。他们不一定要在所有的方面都强过他人,关键是要具有宏观决策能力,并且信任他人,放权给他人,就能团结和支配比自己更强的力量。另一种是有为而治,帮助和激励人们去发展和创造,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顺应自然规律的,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使他们摆脱烦恼和痛苦,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两种领导者,都以诚心待人,都珍惜自己的言语,决不轻易指责他人,也不会随意发号施令,然而他们的任何一个意愿都会得到实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