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用拳头抗击命运(2)

人生电影课:

《洛奇》是1976年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同时,该片还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剪接两项金像奖。影片的成功也使洛奇的扮演者史泰龙从此走红影坛,成为好莱坞屈指可数的超级巨星。

影片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成功,鼓舞了这么多的观众,其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体育故事片,而是体现了一个典型的为了实现梦想不断拼搏的精神。影片通过描写一个出身低微的小人物为了维持自身的尊严而勇斗强手的故事,表现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惧权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十分鼓舞人的。它代表了当时美国许多下层人民的处世态度:不惧权威,努力奋斗,创造光明的前途。这种拼搏和奋发的精神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洛奇虽然最终输了比赛,但他却战胜了命运。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让人经受打击的困难,有时甚至让人绝望。感觉到疼痛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活得低调一些,暂时躲避一下,因为好运气和坏运气都不会长时间的伴随一个人。但是无论是多么低调,也不能磨灭心中的理想,仍然要坚强地扛下来。也许正是因为有血性,有梦想,有激情,我们才会经受得起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难和挫折。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一个洛奇般的男人,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坚强的神经,要坚强得像一块岩石般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即使这一场比赛的铃声响了,失败了,还有卷土重来的信心和力量。打倒了再站起来,像洛奇一样用拳头抗击命运。

当片中主题曲《现在起飞》(Gonna fly now)充满激情地奏起之时,许多观众似乎能感觉到正和洛奇站在一起,一起跑在风雪交加的费城街上,一起练习,充满了昂扬的精神和斗志。当洛奇精神进入了人的灵魂深处,它便成了我们的财富。要知道,成功综合了许多因素,如果外部因素都具备,那么最重要的就在于自己的精神,在于自己是否能坚持,是否有打倒了还能再站起来的洛奇精神。就像片中神父说的:“胜利不是上天注定的,也不是力量决定的,而是毅力决定一切。”用拳头抗击命运,永不言败,这就是洛奇精神。

课堂感悟:

洛奇用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知道了怎样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教会了我们面对困难时必须要有坚持的勇气和信心,然后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标。这样,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我们便不会迷失,不会怨天尤人。我们将以洛奇精神,去领略自己的精彩人生。

戏里戏外:

1.《洛奇》的剧本是是这样诞生的,史泰龙说:“我来到好莱坞,住在一间破败的汽车旅馆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场电视直播的拳赛,由穆罕默德·阿里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查克·威普勒。这个威普勒在阿里的铁拳下居然支撑了15个回合,拳赛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创作新剧本的灵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写就了这个剧本:一个叫洛奇的业余选手,由于偶然的机会、与世界拳王对抗而一战成名。一个地道的美国式梦想。”

2.为了争得演出的机会,当时穷困不堪的史泰龙拒绝了数十万美元的高价诱惑,最终以低廉的价格将剧本卖给了联美电影公司。史泰龙以六百美元的极低周薪出演了主人公洛奇。影片的成本仅花费了一百万美元,拍摄的周期也只用了28天。但影片在公映后却获得了极高的收益,票房收入达到了2亿多美元。

3.洛基”和另一个“少言寡语”的孤胆英雄兰博(Rambo)给史泰龙带来了极大的名气和收入,这两部系列电影至少赚了二十亿美元。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