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要忧愁没有地位,只忧愁以什么本领来任职。不要忧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要追求足以使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人生智慧】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到了孔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的观点。这当然与他一生周游列国,却“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这也足以说明孔子的这一主张给学生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孔子的这一观点,与我们常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相仿。正好给那些只会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眼睛只盯在官位上人的提个醒,告诫他们只有真学实干、苦练内功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曾子说:“是的。”
孔子走出去以后,学生们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人生智慧】孔子说他的人生之道是一贯的,却并没有往下说具体是什么。曾参对此作了解释,他跟随孔子多年,况且孔子对他的解释并未提出异议,大概他说的就是最接近孔子本意的吧,更何况《中庸》中也说“忠恕违道不远”。不论怎样,忠、恕的确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一要以忠诚待人、做事;二要宽恕事情,体恤别人。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人生智慧】我们都知道“义”和“利”是相对的,君子与小人是相对的,重义与重利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传统社会中,“君子羞于言利”,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言利”也不一定就是君子所不可为的事情,义与利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如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子之所以要以对义与利的追求为界限把君子与小人严格对立起来,不外乎是要求我们要重“义”轻“利”,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人生智慧】《道德经》中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思就是,有能力、善于做事的人,是没有能力的人的老师;没有能力、不善于做事的人,是善人引以为鉴的资料。这句话与孔子的话意思相仿。我们也经常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所谓他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子,以提醒我们反省自身有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孔子说:“侍奉父母,要婉转地劝阻他们不对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抱怨。”
【人生智慧】孔子认为,即使是孝顺父母,也不应该是愚孝。见到父母有过错时,应当加以劝阻。不过,这种劝阻要以委婉的形式表达,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与方式、方法。如果父母一时不肯接受,还应当恭敬行孝,不抱怨。这里面含有通过自己的诚孝之心感化父母之意。
如今,对于越来越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恐怕越来越困难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向二千年前的孔圣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