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初的一天,一位年轻人落落大方地走进了东二环某项目的售楼处。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在校大学生,在4份购房合同上潇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4套商铺,总价超过5 000万元,全款付清。年轻人持有北京市的身份证。
聪明如你,已经想到,小伙子是个“富二代”。我跟朋友闲聊时讲起这个故事,他说:这算什么,我还知道,有刚刚2岁的孩子,就和父亲的名字一起出现在别墅的房产证上。听到这些,人们流露出的多是羡慕或嫉妒,但我还看到了别的东西,譬如奴役。
另外一个大学刚毕业两年的朋友,2010年9月还在四处看楼。恋爱几年的两个年轻人,已在考虑结婚的事。而结婚,按照大多数国人的想法,最好是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他们两人中的一位可以部分依靠父母,另一方的父母却无法提供资助。
以上两个案例印证了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合作发布的一份《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近几年,北京购房人的年龄呈逐年下降趋势,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从2007年的34岁,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27岁。我个人认为,此数据还可以援引到新房市场,并扩展到其他城市。
报告还引用“国际惯例”说,日本和德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美国52%的首次购房者年龄为31岁。而据英国抵押贷款协会2010年8月公布的调查显示,过去5年,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由33岁上升到37岁。
两位曾在美国长期留学回来创业的朋友,在不同的场合向我描述了几乎相同的路径:即使是家境富裕的美国人,大学毕业后也是自己租房住,30多岁后在郊区买套房,有条件时卖掉郊区房,搬回城里,退休时把房子卖掉,住到敬老院去。
富裕程度远不如英美的中国人,有着完全迥异的住房消费习惯。只要有条件,我们一定要先买房。正如上面两位“海归”朋友所说,在美国或英国买房的中国人,平均年龄一定低于其他国家的人。中国人讲“安土重迁”,表面上是说守着那块土地不愿走,但真正的意思是守着土地上的房子,没房子,你守着块空地做什么?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有房才觉得安全,不管是生于斯长于斯,还是到了英伦三岛或新大陆,都是如此。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你即使不能表示尊重,至少不能嘲笑,不能鄙视。
非得拥有住房的传统习惯,能不能改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原副司长束克欣曾经说,不一定非得买房,可以租房嘛。任志强和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也提出过相似观点。他们的待遇相同:被网友骂得体无完肤。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不能说出来。挑战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就跟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一样,挨骂是小事,跟你决斗都是可能的。
所谓文化传统,至多构成一种心理预期,付诸行动得有支付能力。按照上面那个报告的说法,申请首套房贷的人平均年龄是27岁,以目前的总房价,我相信绝大多数年轻人自己没有支付首付的能力。他们需要父母资助,俗称“啃老”。
做父母的都差不多,儿女结婚、买房,父母都愿意倾囊而予。这些年,普通人家的孩子,30岁以前买房,首付多是父母资助,这是普遍现象。少数人在大学时就创业淘到了第一桶金,或者就业到了垄断企业而且升得又快,自己有能力买房,是特例。
没有能力却非要买房,还把父母的养老钱也给支取了,做儿女的忍心吗?答曰:是现实逼迫的。当然这是指房价一直上涨的现实。一位看过上述报告结论的朋友就跟我说,27岁买不起房,37岁就更买不起。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收入会增长,而是更相信自己的收入永远也涨不过房价。所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房,哪怕是榨干父母所有的积蓄。
2010年国庆假期以后,也就是第二波调控以后,上海有两位朋友还是要买房,来问我的意见。我劝他们观望两三个月,政府不是又加重调控了吗,难道你不相信政府能管得住房价?其中一位说:我倒是愿意相信,但市场不相信啊。10月7日上海公布的实施细则跟北京4月30日公布的差不多,但8月以后北京不是同样又出现疯抢潮了?我本来还想说房产税什么的话,但被噎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