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拍摄缘起:条件反射(5)

5我们第一次让南京大屠杀出现在日本高中课堂里

《南京1937》这个纪录片,当时我们直接的想法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日文字幕版,然后把这个片子想办法传播出去。

当时我就开始研究日本人怎么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我翻了很多书,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学派,有认为发生过屠杀的,有认为没有发生过的,有认为仅仅是杀害一小部分的,是人数多少的问题。中国常识原来在日本仅是一个暧昧的学术问题,各种各样的书都有,一般的民众是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概念的,许多历史教科书也没有明确这方面的问题,只是强调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请教了一些很重要的日本历史学者,有很多有正义感的学者,我们请他们监制,把握历史的一些东西,因为还有注解,我们知道,面对这种有巨大争议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简单做一个字幕,要附带解说书,我们请日本的学者介入解说环节,并询问怎么做这个片子的推广。当时有人觉得,这个推广太难,因为怕日本人不接受,电视台和影院播放首先是不可能的,那你怎么让别人看到?出租录像带,范围很小,一看是中国做的片子,一般日本人也不会接受,你怎么传播?

后来我们了解到,日本的历史教育者协会,是一批比较有历史正义感的教师组成的一个协会。是不是可以让他们想办法在学校里面放一下?只要有着各种可能,我们都愿意做。

当时我们想办法加上日文字幕,每次放映时间不可能太长,我们就分成了五集,编成了几个片段,每一集二十多分钟,在课堂上面放映一下。我们找了一些日本人,希望由日本人来配音。当时我们觉得,会有日本人做吗?后来找到一些很职业的播音员,他们很自然地接受了。但他们从来不会对我们谈论任何历史感受,不过从职业上来说,他们能够接受这个工作,我觉得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觉得日本还是有这样一些人,哪怕是这样的片子,他们还是愿意用他们的声音传达中国人的情感,我们当时特别高兴。

然后又找到一些推销员,他们要开着车到全国各地找学校和一些老师,这样来推销,说有这样的东西,你们能不能用一下?是否能够用学校的经费买一套?那时候我们很艰难,我们经济上也要想办法回收,我们投入了很多,没有任何人支持我们,这个总要有一点经济上的回报吧?我那时候恨不得跟着推销员拍一个纪录片,看看日本社会的各种反应,觉得肯定会很有意思,但是那时候实在没有经费。

推销员的成果最后总算还可以,大概有几十所学校、几十位老师采用了。这件事前所未有,第一次让南京大屠杀出现在日本高中课堂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