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第一部著作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间,当时马克思只有26岁,恩格斯24岁,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出版此书。

1844年8月,恩格斯到法国巴黎拜访了马克思。由于两个观点完全一致,更开始了一个生意义深远的合作。当时,青年黑格尔派日益蜕化通过鲍威尔主编的《文学总汇报》,全力鼓吹自我意识的唯心主义哲学,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的观点。对此两人将定一道写一本书,将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及其伙伴的思想借还击鲍威尔的机会来一次总清算,从思想上同他们彻底划清界限。于是,他们共同拟定了全书大纲,分配了各自负责的章节,合写了序言。书名原是《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在排印过程中,马克思加上了《神圣家族》的标题。借用意大利画家曼泰尼雅一幅关于圣母圣徒的宗教画的题目,来讽刺鲍威尔一伙。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主观意志至上的思辨哲学的批判,证明了社会生活和物质利益决定人们思想的原理;通过对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剖析,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研究,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共同创作的第一部著作,把自己从思想上与鲍威尔兄弟及其一伙区别开来,并且基本上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为他们之间以后的默契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神圣家族》序言

1844年9月1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一书。该书序言如下:

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它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并且同福音传播者一道教诲说:“精神创造众生,肉体则软弱无能。”显而易见,这种超脱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想像中才具有精神力量。鲍威尔的批判中为我们所驳斥的东西,正是以漫画的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辩。我们认为这种思辨是基督教德意志原则的最完备的表现,这种原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变“批判”本身为某种超经验的力量的办法使自己得以确立。

我们的叙述主要是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文学总汇报”(我们手边有该杂志的前八期),因为在该报中鲍威尔的批判以及整个德国思辨的全部谰言达到了顶点。批判的批判(即“文学报”的批判)愈是用哲学把现实歪曲得令人捧腹,那就对我们愈有教益。法赫尔和施里加二人便是例子。对“文学报”所暴露的材料加以考察,就能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这也就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

我们的叙述方法自然要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批判的批判在各方面都低于德国的理论发展水平。因此,假如我们在这里没有进而对这一发展本身加以探讨,那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本质所致。

同时,批判的批判使我们不得不用现在所达到的成果本身来同它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因此,我们先发表这部论战性的著作,再各自分头在自己的著作里叙述自己的肯定的观点,以及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

恩格斯、马克思

1844年9月于巴黎

马克思高度评价恩格斯的著作

恩格斯在1844年《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重视,也对马克思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克思认真研读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并作了详细的要点摘录。可以说,这篇论文成了马克思毕生矢志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为此,马克思在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恩格斯的这篇文章,认为这是一本在经济科学方面内容丰富和具有独创见解的著作。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极为重要的早期著作中,有许多重要观点显然受到了恩格斯的启发和影响。直到马克思后来成为最卓越的经济学大师后,他仍不止一次地肯定过恩格斯的这本著作。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中,马克思称赞恩格斯的这本著作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资本论》这部政治经济学旷世巨著中,马克思也多次引用过恩格斯的这部著作。

当然,尽管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有许多优点,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重视和良好评价,但它毕竟是恩格斯早期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部著作,带有一些不成熟的特征。后来当许多人建议恩格斯再版这部著作时,他谦虚地说:“虽然我至今对自己的这第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点自豪,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现在已经完全陈旧了,不仅缺点很多,而且错误也很多。我担心,它引起的误解会比带来的好处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