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国皆庆(2)

警卫班的战士们,看着自己的首长——这个一天天衰弱的瘦老头,在每天上午、下午的一个固定时间,都拄着手杖,默默地、缓步地在前院、后院里机械地转圈,心里都很难受:首长太寂寞了!院子里太没有人气了!

王汀家的隔壁好像是个规模不大的街道幼儿园,要不就是一个多子女的家庭。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常常隔着高大的围墙飘进来,这给王汀增加了一些乐趣。他经常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隔壁传过来的声音——孩子们稚嫩的笑声、歌声、哭声……哪怕是打架吵架、大人训斥孩子分辩的声音,在他听来,都很美妙,都充满着活生生的气息。王汀隔着围墙,参与了隔壁大园子里的生活——时常扶着手杖驻足聆听。他的表情,总是随着隔壁传来的声音不时变换……这个院子里要是也有孩子的欢声笑语就好了!对呀,要是首长也收养一个孩子,那这个院子里不就热闹了吗?

警卫班班长刘铁树代表全班,把这个意思对王汀的生活秘书张云锦讲了,张秘书觉得这主意不错——在革命漫长的艰苦岁月里,不少干部的子女丢在地方找不到了;还有不少干部迫于当时严酷的现状未能生育子女,首长就是这千万名干部中的一员——为了革命工作,牺牲了天伦之乐。解放后生活安定了,尤其是实行薪金制以后,部队和地方的干部中,形成一股小小的收养孩子的热潮。被收养的孩子里,有烈士遗孤,有战友的孩子,有首长老家亲属的孩子,有地方老百姓的孩子……张云锦很小心地把这个意思先和乔阳谈了,乔阳眼睛一亮,双手一拍:“对呀!

张秘书,你这个主意很好!唉,我这个人就是粗心!我跟首长这么多年了,我们两口子又是这种特殊情况,领养孩子早就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首长现在全休在家,我早应该旧话重提,把领养孩子的事,放到首位呀!”

还在延安的时候,乔阳就和王汀提过收养孩子的事,可惜还未执行,两口子便东渡黄河到了华北,后来又到了冀中。战事繁忙,政事繁琐,抗战时敌后的八年,王汀和乔阳一直没有踏实过,收养孩子的问题一直没顾上。后来又是解放战争,南征北战,解放全中国……再后来又是朝鲜战争……王汀和乔阳,一直没有得到享受稳定平静家庭生活的机会,天伦之乐自然也无从提起。

现在终于是时候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和平建设时期到来了。自己虽然忙一点,但老伴儿已经彻底退下来了。他这个情况,有什么比眼前跑着、膝边站着一个可爱的孩子更能安慰他寂寞心灵的呢?我们这一辈人,流血牺牲打天下,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吗?到头来家里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到处跑着哭着喊着的孩子,的确不太合适!

乔阳当晚就把自己脑海里掠过的这一切告诉了老伴儿王汀。王汀靠在床上,一面听一面点头——乔阳要是再不提这个事,他自己也马上会对她提出来。

金戈铁马了一辈子的王汀,原本心肠已经被铸成了钢铁。可是到了放马下鞍的年龄,他心里最柔软的一隅逐渐被激活。隔壁院子里有血有肉的生活,像一支软毛刷子,在他心里扫来扫去,蹭得他心里一直痒痒的。此刻闻听乔阳慢声细语说要收养孩子,一为给赋闲在家的自己作个伴儿,二为给国家培养人才。他突然醒悟:原来自己朦胧在心里放不下的,正是这件事啊!唉,真是!说到底自己还是个男人,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竟然数月没有想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