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学青年的报国梦(1)

1930年11月22日,在江苏一户厉姓人家,一个男婴的诞生让全家顿时忙碌起来。男孩被取名以宁,“以”是排行,“宁”则为南京简称,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自然格外受到疼爱。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襁褓中的孩子会在几十年后的中国变革中,激起阵阵波澜。

厉家清贫,在当时算是草根阶层。厉以宁祖父厉存礽是名私塾先生,穷困潦倒,体弱多病,40岁出头便去世了。厉父厉佩之只读完小学,便到粮店做学徒、店员,厉母也是出身贫寒之家。不过厉父颇具经商头脑,与人合伙做生意,家境渐渐好了起来。即便如此,厉以宁的童年也并不安逸。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九·一八事变”后,伴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国内局势一片混乱。动荡岁月、民不聊生,厉以宁在举家辗转中度过童年时代。4岁那年,他随着父母来到上海。

当时的上海已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名流云集、群星荟萃,各种思想交汇激荡,文化兴盛一时,教育水平亦走在国内前列。厉家住在威海卫路沧州坊后来又搬到建国西路,厉以宁先后在上海中西女中第二附小、渭风女子小学读书,1941年以优异成绩考进闻名上海的新式学堂--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不过,厉以宁的学业很快又因战火而中断。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

隆隆炮声中,一切都改变了。为躲避战乱,厉家开始不断迁移。父母读书不多,或许有感于斯,反而对子女教育异常重视。颠沛途中,厉以宁先后就读于扬州震旦中学、湖南雅礼中学和扶轮中学。这几所学校当时均负盛名,这种教育背景也让他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中学阶段的厉以宁还未表现出过人的理性思维,而是对文学非常痴迷。他阅读广泛,从古籍诗词到时兴小说、杂文,均有涉猎。初二时还曾用“山外山”的笔名创作了不少小说。大多是以其亲身经历为题材,加以文学化叙述,在同学中屡屡引起共鸣,在校报发表后不断连载,让厉以宁很是兴奋。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经历,厉以宁或许可以成为一名作家。但在现实刺激下,理想慢慢发生了转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