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速之客(10)

荣老板心中惊诧,想起那天陪约翰逊来到店里、跟自己吃过一顿饭的姓吴的青年校官,寻觅一番没有看到。推杯换盏时,他悄悄凑近了约翰逊,打听吴姓校官怎么没来?约翰逊用流利的中文说:“他外出公干了,去了陈仓。”

听他明确地说到“陈仓”这个地名,荣老板心头一怔,嘴里的酒差点呛了。什么意思?他去陈仓了?陈仓这个地方和自己一年来连续不断卖给约翰逊的孙啸伯的墨迹之间,会是怎样的关系呢?约翰逊神态平和地指指对面绥署的马副参谋长,请他说明吴少校的下落。

马某人放下酒杯,说:“秘密军务。陈仓那边有共产党残部出现,杨主席怕再效仿川、滇引狼入室的例子,所以拒防严密,免得中央军借这个理由大举入陕。”

荣老板听了这解释,放下心来,敬酒之后,说:“怕是防不胜防。至今也没有全歼流窜共党的官方讯息嘛。”

约翰逊笑道:“管这些个闲事干什么?咱们做咱们的古玩买卖,两不相扰。”

荣老板一笑,说:“陈仓是个好地方。吴少校到了那里,大有作为啊!”

约翰逊理解了他话里的余味,摇摇头,说:“这个年轻人很有作为。等他回西安来,我替你们联络联络,双方都有益。”

宴席散了之后,荣老板请约翰逊去店铺里坐坐,这才心照不宣地开始了正式交易。他在后室里打发伙计出去,关上门后挪开壁橱开了暗门,领着客人进了藏匿珍贵物件的密室。约翰逊坐下来,目光随着他的指点,一一过目,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兴趣,淡淡地说:“行,价钱按照老规矩来就是了。”

荣老板瞧他兴头不足,一转身将那幅卷轴悬挂起来,向下一点点展开,一行行雄强凝重、典丽峻奇的字迹显现眼前。约翰逊屏息仰望着这一个个篆籀奇书,点点头说:“石鼓文,又掺了清人的笔意,好东西是好东西,但妙处还不在这里。你仔细看看,还有什么心得吗?”

荣老板凑近了也浏览了一遍,疑惑地说:“在下眼拙,虽然粗浅地懂点儿,但看不出这些字除了笔力功夫好外,还有什么妙处。”

约翰逊不屑地笑道:“我喜好东方古文化的神秘、幽远、高雅,更加欣赏东方文字的美妙。想当年,我曾经在苏黎世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三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就是为了有专业知识为后盾,好更加深入地解析东方文化。你不懂得这些字的妙处,我想我该懂得。根据文字比较学看,只要你能从某种语言里破译基本用的五十个字,那么破解其他文字那几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荣老板茫然摇头,约翰逊这时候觉得自己受酒精的影响所泄露的天机秘密,对方竟是木石一般毫无知觉,不由得无趣地摆摆手,让他改日把这些器物、字画收拢起来打包,等自己回天津时一并带走。荣老板依然在猜测这个美国人所说的那些似懂非懂的话,但品不出滋味,只好干巴巴地笑了几声了事。

两人回到铺子后面的住宅里,不约而同地继续聊那位吴少校去陈仓的事情,并很快转为谈论陈仓城内外曾经轰动天下令世人扼腕惊叹的那些周秦礼器来。这些东西,曾经聚集于一人之手,后来失散了一些依然归于一人之手,从党玉昆到宋哲元,地点则从陈仓转到了天津租界里。其中不少已经被转手卖掉,漂洋过海去了欧美各家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的陈列室里。约翰逊经手过一件错金青铜簋,有文字十二个,但凭着这十二个字,买价就比其他无字的器物要贵上几倍。荣老板叹息,并顿足大骂党玉昆这个短命的拐子,一个人掘掉了多少人的财路。本来,在西安城里可以收到那些乡民们送来的青铜器,大约五十块大洋就可以搞定。可是,被他发疯似的盗掘之后,民间再难有这等便宜货现世了。这样的东西到了天津一带,都上了价钱,中间转手那利润吓死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