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童仙女(2)

了他,更违禁为他演奏天乐来听,还弄来很多人间没有的奇珍异宝送他,叮嘱说:“这些宝物本来是不可令世俗之人看见的,切记,切记。”

哪知道赵旭虽然老实听话,并没有拿这些宝物向人炫耀,但不想祸起萧墙,他的奴仆悄悄偷走了一个琉璃珠(其实就是现在的玻璃球,但古代中国玻璃技术不发达,视为珍宝),拿到集市上去卖。这也罢了,这个惹事精还和胡人砍价时发生争执,竟扭打起来,官府拿了他们,发现了琉璃珠这个奇宝。赵旭这时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仙女却突然来了,神色凄楚地说:“你的奴仆泄露了天机,我们再也不能相会了。”

赵旭听了,悲伤得不能自已。仙女说:“我知道你很爱我们,但是从事理上讲,我们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运数如此,从此诀别了。希望你能努力修仙,或有相见之时。”接着仙女留下《仙枢龙席隐诀》五篇,对赵旭详加指点。并叮嘱他说,要记住最重要的是“心死可以身生,保精可以致神”。

天亮之时,仙女起身要走了,赵旭哽咽着抓住仙女的手不肯放。仙女说:“你悲从何来?”赵旭说:“我心中牵挂你啊!”仙女甩开他的手说:“身为心牵,鬼道至矣。”然后就耸身入云,看不见踪影了,赵旭定睛一看,屋里的帘帷器具也全都没有了。

赵旭仿佛做了一场大梦,精神恍惚,像丢了魂儿一样。此后多次在梦中还与仙女相会。据说后来赵旭一直修仙,唐代大历初年有人还在淮泗一带,见他在集市做买卖,容貌仍然俊美不改,只是无人能认出他。

这一则故事中,仙女虽然对赵旭也有情有义,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并不是那样单纯真挚,青童仙女和赵旭相结鱼水之欢后,又将他介绍给其他仙女“共享”,分手时,仙女又板起脸来说“身为心牵,鬼道至矣”,让他斩断情丝,一点儿也没有过多的留恋。

这样的故事,其实更像是唐代贵妇人寻找婚外情来取乐的过程。我们知道武则天的男宠冯小宝(后改名为薛怀义),就是千金公主(唐高祖之女)的侍女先发现了他这个“人才”,并引入府中幽会,后来被千金公主发现后“没收”,自己享用。进而又推荐给了武则天,由于千金公主有这样的“奇功”,所以武则天对李唐宗室下尽毒手,却始终对千金公主给予优厚的待遇。

而仙女赠给赵旭的宝物被盗,从而走漏了风声,这一点也和高阳公主私宠辨机和尚的情节有惊人的相似。高阳公主当年就是送给辨机一只价值连城的玉枕,后来不想被小偷偷走,偷走也就罢了。偏偏小偷后来又失手被官府拿住,追根刨底后,高阳公主的私情终于曝光。

可见,这则“仙凡”露水缘的故事,的确是源于当时的唐代生活的,并非情节纯属虚构,这么多和真实史事中的相似或雷同之处,也并非“实属巧合”。

前面说过,唐代仙凡恋爱的故事和《聊斋》中大不相同,《聊斋》中女鬼女狐常很自觉地甘当妾婢这样的角色,《聊斋》中的男主角,虽然也吃软饭,像《葛巾》中就是“得美妇,而家又日以富”,但在地位上始终有“夫为妻纲”的架子,好多女狐女鬼们都小心地侍候着,好多还发扬风格,给男人再找别的女人当妾室。就连最像女仙形象的翩翩,也委屈得像个贤妻良母,为男人生儿子,又忍痛割爱送情郎和儿子回人间,自始至终充满奉献精神。

而如这篇唐人故事中,女仙们对男人倒像是持玩弄的态度,仙女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根本不在乎赵旭的意愿。虽然也有恩义,不会绝情到底(授予他长生之术),但绝不是《聊斋》中那种身居妾妇的角色,这恐怕是女性地位由唐至清明显坠落的原因吧。

仙凡间的恋爱,多数都是仙女首先提出“分手”的,但也有例外,在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天台二仙女”,却是俗世中的男人,主动要求离开的,不过,其中的仙女对这两个男人也非常绝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