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一)

2 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

“金唇”窃听器让美国人感觉到了莫大耻辱的同时,也犯上了严重的疑心病,总是觉得苏联人在他们的使馆里安装了窃听器。于是,在“金唇”见天日后不久,美国政府决定在莫斯科新建使馆,地址选在新阿尔巴特街和起义广场之间的西侧。为了防止克格勃特工趁机再做手脚,美方对使馆的整个施工过程采取了极其严密的保安监控措施。联邦调查局特工和海军陆战队士兵昼夜不停地警卫,以防备那个无所不能的、专门在外国使馆建筑物里“下蛆”——安装窃听器的克格勃第二总局。

尽管如此,美国人心里仍在犯嘀咕,总觉得克格勃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眼皮底下作了手脚。他们时不时地指责苏方搞窃听,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使馆马路斜对面的一座仓库似的大房子是第二总局的窃听站,但却又苦于找不出确凿的证据。苏联方面自然是死不认账。美国使馆只得自己在内部加强防范,制定了极严格的保密和防窃听制度。例如,他们从国内派来专家和施工人员,并带来全部材料;在较大的一个房间内建起了一个全部使用有机材料而不用任何金属件(包括螺丝钉在内)的所谓“玻璃房”,专门用以商讨秘密要事。

那么,这样就难倒克格勃了吗?

很快美国人发现,这座戒备森严的大使馆不断地无由头地发生火灾。几次火灾中,在闻警而至的莫斯科消防队员中,就混有数十个克格勃反间谍军官。当然,这些“消防队员”的真正目的显然不是灭火,而是企图趁火打劫,伺机捞取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文件。他们趁着火灾中的慌乱,见东西就抄。只要美国人看不见,各种文件、计算机软盘、磁带、小盒子、写着字的纸张纸片乃至用完的复写纸等,无一幸免。直抄得美国人叫苦不迭,但又无可奈何。

到了80年代以后,鉴于使馆人员的不断增多,美国政府向苏联政府申请,在老楼后面建一座新楼,以满足日益扩大的使馆业务的需要。这无疑又给克格勃特工制造了一次“下蛆”的好机会。这座新建的红色8层办公楼位于老楼后侧。同上次一样,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完全部由联邦调查局人员和海军陆战队员进行24小时监视。但尽管是这样,还是被第二总局下了“蛆”。在新楼建成后,美国人并未急着封顶,而是请来国家安全局的安全技术人员用仪器进行检测,结果在该楼敏感地带的混凝土构件中,查出了一大批窃听器麦克风。美方声称,该楼必须整个推倒重建,并向苏方提出索赔。而克里姆林宫不仅矢口否认,还怒斥美国蓄意破坏和谈过程。当时正值苏美首脑进行对话之际。

1987年4月,美国再度谴责苏联“违背外交惯例”,在新建驻苏大使馆安装窃听器。克里姆林宫也毫不示弱,一方面反讥美国拿不出证据,一方面举行记者招待会,展示他们在苏联驻美国使馆内发现的窃听器,抨击美国手段恶劣。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甚至表示:“美国除了全部拆除驻苏新使馆大楼外,别无选择,因为整个大楼是由窃听器堆砌而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