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C-130之谜

5 EC-130之谜

早在1960年左右,国家安全局就已掌握情报,证明苏联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已经经过了改进,很有可能击中U-2飞机。这也就是说,美国早在鲍尔斯起飞前就已经决定那是最后一次使用U-2飞机。果然,从鲍尔斯事件之后,美国就再也没为U-2飞机安排任务。

不过,美国人手里还有一张王牌——代号为EC-130的电子侦察机。

1958年9月2日下午2时许,美国斯威斯特拉空军上尉驾驶一架EC-130飞机从土耳其阿达纳郊外的一个美国小型机场起飞,计划朝东北方向飞到土耳其黑海海滨的一个满是灰尘的城镇特拉布松。在那里有国家安全局的一个侦听站昼夜不停地监听苏联的通信联络及其他信号。这架电子侦察机飞越特拉布松后,就转向正东,朝苏联边界飞去。

最后,斯威斯特拉向南飞到靠近伊朗边界的凡湖地区,等到飞机飞抵凡湖地区后就掉头沿原航线返回阿达纳。这架飞机在沿边界向北返航时侵入了苏联境内。按照惯例,特拉布松的信号情报人员正在不间断地监听苏联的空中通信。很快,他们在侦听中发现米格飞机开始攻击斯威斯特拉。这时,所有人都为飞行员捏了一把汗,心里隐约有点害怕起来。结果是,EC-130真的被米格飞机击落了。国家安全局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向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其他高级官员报告。但是为了隐瞒这一行动,起初空军将这架飞机列为失踪和情况不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救援飞机沿边界搜索。

10天之后,还是苏联人放风出来:“EC-130飞机在苏联的亚美尼亚坠毁,6名机组人员显然遇难。”简短的几个字已经足以让美国总统冒冷汗,因为他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好在,苏联人并没有将事情和盘托出,他们没有提及机上的其他11名人员,也没有说明飞机是如何坠毁的。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责成美国驻苏联使馆临时代办戴维斯向苏联外交部递交了一份照会,要求提供其他11名飞行员的消息以及飞机坠毁的详情。苏联人在复照中只是指责EC-130蓄意侵犯苏联领空,却未进一步提供详情。

这让美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艾森豪威尔当然知道出了什么事和出事的原因,他甚至可能看过截收到的米格机飞行员的通话。但是,若承认知道内情,这等于告诉苏联和全世界,美国情报部门正对苏联实行不间断的监听。

接下来,美国人故伎重演,又编造了一个理由,同时让空军发表了所谓的“调查”报告,报告说:“经过调查,找到了几个‘证人’。他们看见这架飞机在几架苏联歼击机的逼迫下从土耳其卡尔斯市附近的苏土边界向东飞去。这些证人听见了爆炸声,看见一股浓烟从苏联境内的山后升起。”然而,任何听过截收到的飞行员通话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米格机是在这架电子侦察机侵入苏联境内很深之后才发现它的。

因此,苏联人肯定不承认这样的谎话。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猜测在华盛顿流传开来,有人认为11名失踪的乘员在飞机坠毁前跳伞了,这些人要么被俘,要么仍在苏联南部某地游荡。无论这些美国人的命运如何,艾森豪威尔政府的高级官员们确信苏联人知道的情况要比他们所说的多。因此,他们决定冒前所未有的风险:秘密地向苏联官员透露截收到的米格机驾驶员的通话。

1959年2月6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不顾国家安全局的劝告,全文发表了截收到的米格机驾驶员攻击美国飞机之前、攻击过程中和攻击之后通话的译文。不过,杜勒斯虽想证明苏联在这次事件中应受谴责,但不准备承认美国飞机担负了间谍任务。因此,杜勒斯既不会透露美国是如何得到录音的,也不会透露政府为什么要等5个月才将此事公布于众。

苏联政府虽然感到意外和吃惊,但是根本不认账。莫斯科把录音称做“虚构的”和“笨拙的伪造”,并且发表声明,指责发表的材料是“美国情报部门编造的”。显然,苏联政府在此事上软硬不吃,这令美国人毫无办法。但是,国内各种言论的压力,加之失踪人员家属的请求,艾森豪威尔不得不使出最后一招,直接向赫鲁晓夫呼吁。1959年5月4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汤普森奉白宫的指示,在克里姆林宫私下会见了这位苏联领导人,再次要求提供有关情况。汤普森是否带来了国务院早些时候提到的“证据”,人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汤普森离开时两手空空。

不得已,美国政府于1962年11月20日宣布,失踪人员“可能已经遇难”。在9月初的那个早晨乘飞机为国家安全局截收信号的那些美国人的命运如何,可能永远是个谜。国务院或国家安全局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说。

他们愿意或者一直在做的就是忘掉那次“事故”。因为,很快国家安全局又派出了电子侦察机。1967年7月,一架装有电子监视专用设备的海军莫卡托P4M型飞机,在距朝鲜北部海面38英里的空中探测信号时,遭到了朝鲜米格机的攻击。这架双发动机涡轮螺旋桨飞机装有两台辅助喷气发动机,可以突然加速。在那次事件中,这架飞机当时正在7000英尺的高空执行例行电子情报巡逻任务。突然传来一声大叫:“发现两架掠翼喷气式飞机??正向我们开火!”几秒钟之后,年仅20岁的机尾炮手尤金·科德海军军士倒了下去,身上被破片击伤40多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