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銮殿高中(1)

銮殿高中

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年华转瞬即逝。一生仿佛就是为了看一片叶子由抽芽到落地,看一只蝉虫由出生到老去,看一朵昙花由含苞到凋谢。苏子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若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潇洒豪迈如东坡居士,他的话总是让迷惘的人豁然开朗。然而,纵有高才雅量,亦会有不合时宜的悲凉。历史,就像是一个装载了无数记忆的老人,他深邃而沉默。他见证过无数热血英雄披荆斩棘、策马扬尘,凭着过人的才智与谋略、锋芒和霸气统一河山;也见证过无数墨客文人十年寒窗、日夜苦读,凭借过人的才华和胸襟、坚定和信念封侯拜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者在史卷上千古流芳,败者湮没在茫茫风烟里。

所谓千帆过尽,因为见证过百舸千帆在江河上竞逐,走过万水千山,才甘愿寄一叶扁舟,独作江边渔父。生命是一个过程,从平淡到复杂,再从繁复到简单,只有经历过,才不算遗憾。一个波澜不惊的人,是因为他曾经有过惊涛骇浪,所以澹定从容。一个无谓的人,是因为他曾经拥有过,有过才可以无谓,倘若不曾有过,又何来无谓。我们所看到的隐者,都是脱下征袍、抛散浮名的人,他们品尝过世情百味,才归居田园,与山水为伴,闲对春花秋月,一壶浊酒度尽余生。

纳兰容若,自问是英雄,亦为词人。他虽不是世间功利客,不慕虚名,却亦有远大抱负。他并不甘愿做沧海里的一颗沙砾,渺小若微尘,也不希望可以在大清的土地上留下一座不朽的丰碑。只是想在人生的书页上记下真实的一笔,也算不辜负上苍所赐予他的生命。

清朝统治者,长期以来被汉人文化熏染,慢慢接受并且喜爱上这种氛围。他们渐渐丢下刀剑,拿起笔墨,逛戏园,玩味古董艺术,再不是从前那些只懂得驰骋疆场的野蛮汉子了。他们将园林建在山水灵逸之地,狭小帐篷换成亭台楼阁,耕种渔猎换成锦衣玉食。过往的游牧生活、林海雪原、大漠风情,被古典庭院、杏花烟雨取代。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和习惯。一个人原本是没有故乡的,当你在一个地方居住久了,就会被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所感染,而后在那里创造生活、耕耘日子,那里就成了故乡。

康熙帝提倡以儒家思想为本,试图用儒家思想来感化汉人,消除他们对满人心理上的隔阂。纳兰容若身上虽然流淌着满人的血,但他骨子深处,却有着许多汉人都不能及的儒雅和情怀。对于上次未能参加殿试,他深感遗憾,这些日子,他挑灯夜读,不仅为收集史料,编著新书,并且也为博取功名,熟读八股文章。

康熙十五年,纳兰容若补行了殿试,一举高中,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他所取得的成绩,对于满族出生的读书人来说,已数佼佼者。纳兰面对廷对时,析理之谙熟,几乎在一些朝廷中的宿儒之上。康熙对这位青年才俊极为喜欢。在文武百官的眼里,纳兰就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而朝廷必会有一片广阔的天空任他遨游。

明府花园再一次张灯结彩,似乎所有的喜事都由纳兰而起。他成了纳兰世家的骄傲,纵是身为宰相的纳兰明珠,也不及他这般荣耀。他的不平凡,他的出众,不仅是高贵的身份,还有他卓然的容貌、翩然的风度、旷世的才华,以及太多别人所不能拥有的气质。这样一个集世间优点于一身的人,被推向人生最高境界,却有着平凡人不可体会的寒凉。

高处不胜寒,这是纳兰这段日子以来最深的体会。可是当一个人闷在井里,又难免感叹人生的狭隘,有着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的失落。自古以来,多少人在矛盾中挣扎,为求完善,不断地超越自我,可是也有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让自己颖悟超脱。聪明如纳兰,又将如何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