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女经理

董小薇来听过几次,因为不相信他一个省委出来的人,会在那么爱挑剔的大学生里受欢迎。后来,她也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还帮着周倜出主意,以后要是做讲座,应该结合热点问题搞出系列来。

周倜说,自己也是逐步在摸索,从怎么迎合怎么讲,转变为怎么去引导学生们了解社会,了解热点问题背后的客观规律。董小薇还说,听你讲课的都是男生居多,什么时候你让话题再举重若轻一些,吸引一些漂亮女孩子来听,也许还能整出个桃花运来。

周倜当时就笑笑说,你不就是我的桃花。董小薇当时愣了一下,立刻就红着脸说,你总是爱开玩笑,这玩笑不是乱开的,不要你刚红了几天,就拿身边人开涮,小心当一辈子鳏夫。

其实新闻学本身就没什么太定性的理论,周倜深深懂得这一道理。以往学生们学的那些所谓理论,其实到了社会上根本就用不上一丝一毫。他自己也就是对社会上的潜规则知道的多一些,对不久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幕后故事知道的更多一些,如果自己不及时广泛涉猎专业知识,等到自己把经历过的都竹筒倒豆子倒个一干二净,恐怕就没什么可以吸引大家的地方了。

所以,他又开始像学生时代一样,回到图书馆去充电,反正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了,生活负担几乎为零。遇到感兴趣地问题,他还给那些外省市在任的同学打电话直接探讨。搞得同学都觉得这个人很怪,新闻处的主任科员做了一半不做了,回到学校却又反而研究起社会新闻学的门道来。

经常去图书馆的,还有一个和他一起读那位老教授研究生的女学生,据说还是个经理人。日子久了,难免要打个招呼,慢慢地他就知道,对方是天宇巴士的副总,名字叫郑晓玲。他一直就奇怪,现在的企业都很闲么,这个女经理怎么还有空老往图书馆跑。

郑晓玲却和她说,自己一直想不干了,干脆就回学校读书得了,羡慕周倜一边教书一边读书,简直就是人生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周倜只是苦笑,那是有足够勇气的舍,才有这么一丁点的得啊。

郑晓玲说还要抽时间去听他的讲座,周倜以为是玩笑话,没想到还真的来了。不是一次,是好几次,郑晓玲最后一次来听的时候还带着DV来全程录制下来。

没多久,郑晓玲就说,我要请你吃饭,让你见一个人。周倜说,吃饭就算了,我现在除了学生,特别怕见人,连系里的同事都不爱见。郑晓玲说,这个人你必须见,因为你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周倜想了想,还是去了,他没有想到,这个人就是彭云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