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代序 官员、官场与官场文学(2)

我们透过官员、官场、老板、老大这四个词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可以印证一个事实,即中国人对官和官场的心态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是对官和官场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官和官场的艳羡。我这种表述其实是过于简单的,中国人对官和官场的心态复杂得几句话难以说清楚。

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有蔑视权贵、不畏强权的传统,而现代生活中有些官员的不良表现以及司空见惯的官场丑闻更让老百姓产生仇官情绪。另一方面,做官是尊贵的,官场利益是巨大的。官场对社会资源的控制甚至垄断,决定了它是这个社会里利益最大的所在。为什么公务员考试这么热?以至于被人称为"国考"?根本的原因是利益驱动。

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群体的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有反复、有整合,但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只有公务员的利益是最稳固的。也就是说,官和官场的利益是最稳固的。所以,社会上又把公务员考试叫做"考碗"。这个碗不光是铁饭碗,而且很可能是金饭碗。

利益向官场的集团化聚集,使得这个行当越来越具有诱惑力。社会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公权利益私人化,灰色利益正常化,腐败利益日常化,这是个普遍趋势和现象。老百姓如果有意见,人家可以翻出国家政策、法律,证明他的利益是合法的。可以这么说,搬出堂而皇之的理由,为部门或自己个人谋取利益,这是近几十年来最常见的官场套路。

就拿改革来说,这是近三十年中国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三十年,就是改革三十年。但是,有很多闹剧、丑剧、悲剧,都是假借改革的名义上演的。一个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仅仅因为头上戴着一顶官帽子,一夜之间成为私人持股的大股东,摇身而为千万富翁(是否有亿万富翁我不知道),这是"改革"。一个好好的国有企业,因为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一句话,就违背企业职工的意志而让民营企业来控股改制,导致流血事件,这也是"改革"。私营老板靠打点和钻营,获取国有资源开采权,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源的掠夺和浪费,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这也是"改革"。有些国有企业老总把所谓的企业自主权同官场不良习气神奇地结合起来,合法地腐败而置底层员工利益于不顾,这也是"改革"。

前几天《三湘都市报》报道,2003年三一重工10位高管以1782万元的价格买入公司的挖掘机业务(即现在的三一重机),六年后的今天,又把这些资产以19.8亿元的巨价卖回给公司。巨大的溢价差,引发巨大的争议。有人说是当年蓄意低价买走,上市圈钱之后又以巨额价格卖回给公司。如此倒腾六年,平均每人178.2万元的投入,回报却是人均1.98亿。这也是改革。垄断行业的高管们,凭借国家给予的所有优厚条件,按照所谓的"绩效工资制"获取巨额薪酬,这也是改革。最近国家出台政策,准备调整垄断行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打破所谓分配法宝的"绩效工资制"。

我觉得目前的世相是混乱的、暧昧的、动荡的、难以定义的。当今中国最大的病相,我以为是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真与假之间辨析。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标榜的和真实的不一样。比如,依照某种标榜,国家干部或公务员,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老百姓得看他们的脸色,而不是他们看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哪怕我们自己是国家干部或公务员,我们也没有体会到自己是在做公仆,而是在行使大大小小权力的官员。当然他们中间也确实存在着孔繁森,但绝对不会太多。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社会图景眼花缭乱,混沌模糊,难以辨析。全社会在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诈骗之风却愈演愈烈。就拿手机短信诈骗来说,可谓猖獗至极,危害极大。相信每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各种诈骗短信,我每年至少收到100条以上,我光今年就中百万大奖三次,中本田奥德赛轿车两次,笔记本电脑一次,让我把钱打到什么银行的不知道多少次。

中国目前有手机用户7亿多,也就是说每年至少700多亿条诈骗短信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这么大海量的诈骗短信,对中国人心理的负面冲击会有多大?我们能不人人自危吗?我们还会轻易相信别人吗?当然,发这么多的信息,对电话公司是很大的收益。还说句题外话。我发现网上有各种算命法,有算手机号的,有算姓名的,有算星座的,都是通过发短信获取答案。我怀疑这是某些公司开发出的消费陷阱产品。这是极不道德的,既赚了黑心钱,又宣扬愚昧的迷信。

中国近几十年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经济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公益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