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熊明宣主编 ,李庄人民政府1993年出版(内部发行)。
[16]周均时离开李庄到重庆大学任职后,对蒋介石施政方针大为不满,遂于1949年夏加入“民革”组织,并出任民革川康分会地下组织负责人,同时进行秘密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如杨杰将军等人的工作。由于打入民革内部的特务告密,周于8月20日被保密局特务逮捕,次日转移到重庆歌乐山白公馆关押。1949年11月,国民党撤离重庆前对白公馆与渣滓洞等几十名政治犯执行枪杀,周均时亦在其列。朱家骅闻讯,亲自驱车到保密局找局长毛人凤,请求刀下留人,未果。周被如期枪杀。同时遭到枪杀的还有曾参加“西安事变”的东北军副军长黄显声、黎剑霜夫妇,以及小说《红岩》中“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原型500余人。
[17、18]《中国西南部的科学(一)物理—化学科学(1943)》,李约瑟著,原载《自然》杂志,第152卷,1943年。转引《李约瑟游记》,李约瑟、李大斐编著,李廷明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9]《李约瑟与中国》,王国忠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出版。
[20、21、22、23、24、26]《童第周:追求生命真相》,童第周著, 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出版。
[25] 《李约瑟游记》,李约瑟等编著,李廷明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27、28]《1943年2月—12月的书信摘录》,载《李约瑟游记》,李约瑟等编著,李廷明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29] 傅斯年《倪约瑟博士欢送词》,《傅斯年全集》,第五卷,欧阳哲生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0、31、32、33] 《李约瑟游记》。李氏说傅送他善本《天工开物》之事,怕是李约瑟本人的误解。按照常理,傅不可能、也不敢把国家如此贵重的珍品私赠外国人,或许是一复制本或通行本。
[34] 沈刚伯《追念傅故校长孟真先生》,台北《大学新闻》,1963年12月26日。
[35、36] 黄然伟《关于王铃》,转自《李约瑟与中国》,王国忠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出版。
[37]《李约瑟游记》,李约瑟等编著,李廷明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38] 顾颉刚《悼王静安先生》,载《文学周报》,1928年5月1期。
[39] 载《东方杂志》,第28卷,第22号,1932年11月。
[40、41]《钱昌照回忆录》,161页,钱昌照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2] 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治黄规划中确定的第一期重点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专门邀请苏联老大哥派专家前来筹划并主持设计。苏联方面派来的是一位名叫伯克夫的技术工人,为了能在中国坐稳“老大哥”交椅,临行前,苏联政府特意为伯克夫破格搞了顶副教授、工程师的帽子戴在头上。于是,伯克夫副教授踏入中国国门后,当仁不让地以“老大哥”的身份率领中国水利界一帮文臣武将,趾高气扬出现在黄河流域考察队伍的最前头。按伯克夫的考察构想,这个“黄河第一坝”修在上游的潼关最为合适。此方案一出笼,立即引起了参与考察的中国专家的质疑,据说清华大学水利系年轻教授张光斗等人与伯克夫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据张光斗说,不只是当地土质含沙量高不宜修筑大坝,更重要的是一旦在此地筑坝蓄水,汛期来临,整个关中平原将成泽国,直接导致八百里秦川陆沉的悲剧。后来“老大哥”也感到在潼关筑坝的艰难与危害,遂决定弃潼关而转赴下游的三门峡修筑。
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1954年,由毛泽东批准修建三门峡大坝工程。邓子恢在怀仁堂向全国人大代表们宣布了中国政府的宏伟计划,并说:“我国人民从古以来就希望治好黄河和利用黄河。他们的理想只有到我们今天的时代,人民民主的毛泽东时代,才有可能实现。在三门峡水库完成之后,我们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国人民就可以去黄河下游看到几千年来人民所梦想的这一天──看到‘黄河清’了!”——自此,一句古老谚语“圣人出,黄河清”又在神州大地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