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一地多牛人
广西拜上帝会举行的造反运动,从人员的成分来看,可以找到两个源流。自乾隆年间开始从广东嘉应州流向广西东部的移民,即广西的客家人,是拜上帝会组织的主要成员;而广西和湘南一带的山地苗民,以及湖南的天地会,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清末湘南的造反运动中,新宁是最多事最著名的县份。这一片偏僻的山地之间,竟然名人辈出。从道光即将离世到咸丰即位不久的这段时间,广西的动乱尚未引起朝廷的重视,新宁会党的大规模造反却已闹得沸沸扬扬。这里的战火直接影响了广西的动乱,促使拜上帝会下定了举事的决心。
新宁位于湘南边界,南接广西,与粤北的山水人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里南下二百多里,便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若非行政区划有隔,这座美丽的小山城可以成为桂林风景区中的一道胜景。道光年间,此处跟广西北部一样,也是多民族杂居地,苗族、瑶族和汉族,分散居住在偏僻的山林之中。
新宁有两大特点,一是山清水秀,二是民风强悍。
原始的山水是怡人的风景,也是艰难的生存环境。狩猎和自卫,使武学在新宁的男人中盛行。在贫穷和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会靠武力去谋取生存。鸦片战争之前,这里的山水就不平静了。道光十七年(1837),一位名叫蓝正樽的瑶民,利用民间流传的斋教,结纳农民,拿起武器攻打西北面的武冈县城。遭到官军镇压后,余部被雷再浩与李世德收纳。
雷再浩也是瑶族人,家住新宁黄背峒。李世德则是广西全州的汉人,跟雷再浩结为死党。他们决定成立棒棒会,深入民间,招收会众。他们吸取白莲教的经验,采取类似传销的方式,各自发展下线。下线又有下线,一批批发展会员。当招收的会众达到三四十人,就跑到野地里,搭个台子,杀鸡洒血入酒,轮流饮下血酒,发誓定约,叫做“拜台”。
贫苦农民乐意入会,但入会是有条件的,例如要交会费。若是一贫如洗,东拼西凑也交不上规定的一百五十钱。但是为了寻找靠山,只得倾家荡产,把会费交齐,把一切的希望寄托于组织。这是一个跨省的反政府结社,会众当中,以新宁八峒人与全州五排人居多。
蓝正樽失败以后,事隔十年,雷再浩与李世德已经羽翼丰满。
棒棒会是个武装组织。雷再浩在黄背峒的承天塘铸造兵器,打算跟官军大干一场。他们的势力日益壮大,活动频繁,风声露播,惊动了当地的士绅。有头有脸的人物一拨拨跑进县城,找知县李博告状。
“李大人,不得了不得了!雷再浩要公开造反了,求大人给我们做主!”
“别慌别慌,诸位请坐,我等议一议对策。”
秀才刘孔浚说:“请大人出个告示,令会民自首,解散胁从,把雷再浩孤立起来,然后出兵征讨!”
“此计甚好,请大人速断!大人若能悬赏重金,必能购得雷逆之人头。雷逆一死,棒棒会自然解散。”李博一听这洪亮的声音,就知道是本县举人江忠源。此人自道光二十五年(1845)从京城返乡,就积极联络乡绅,举办团练,训练出了一支足以保卫乡里的民间武装。
“好,既然诸位乡贤都如此说,本县就悬赏五百两银子,购买雷逆的人头!”
可是,县衙里一有风吹草动,雷再浩立马就会知道。这里有他安插的“铁板”,就是通常所说的耳目。此人名叫李沅发,早先是水头村的农民,由于无田可耕,靠打零工谋生。他四处漂泊,见多识广,成了一个智慧型的草根人物。他混进县衙当了伙夫,与一班小吏交往频繁,消息灵通。雷再浩发展他入会,把“铁板”嵌进了县衙。
李沅发抽身跑到黄背峒,找到雷再浩,说:“大哥,风声已经泄露,李博那狗官在设法对付你,你得早拿主意。”
雷再浩说:“好兄弟,你别慌,先回县衙,继续打探。我得去一趟广西。”
雷再浩即刻动身,赶了一百来里地,来到庄塘,见了李世德。
“世德兄,我们那边走漏了风声,新宁官府要动手了。咱们必须联合起来,才有胜算。为今之计,你我最好把部队驻扎在两省边境,互为犄角,等待时机,再作计议。如果粤军打你们,我就增援你,分兵牵制楚军;如果楚军打我们,也请李兄照办。”
“放心吧,再浩兄。我李世德决不会眼看着兄弟挨打,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