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没有什么是谁

Chapter 2 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

没有人自己要求来到这个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生地。

我们人生的起点,可能是在美国郊区的一间温馨、舒适的卧室,也可能是在非洲西部一间土屋的草席上。父母可能住在林边大道的阁楼里,也可能是勉强维持生存,在公园里流浪。他们可能身体健康,也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们可能是运动员、学者,也可能是瘾君子或罪犯。他们可能是坚贞相守的夫妇,并将父母亲情视为人生的重心,也可能只是逢场作戏,毫不在乎会产生什么后果。

事实上,可能性无穷无尽。这些随机事件会对新生命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但请允许我说一个显而易见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人,不值得以此为荣。而出生于贫穷家庭的人,也不应当以此为耻。为什么要感到荣耀和羞耻呢?我们甚至连无辜的旁观者都算不上,因为在抽取出生的彩票时,我们甚至还不存在!

很显然,在生命的伊始,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没有人应该富有或贫穷,享有特权或受到压迫,身体健康或带有残缺。没有人应该拥有好的父母或不好的父母。所有这些随着生命的开始而随机发生,不论公平与否,只是简简单单地发生着。

在运气的一端,那些出生伊始就霉运缠身的人往往会满腹怨恨,怀疑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这种抱怨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运气的另一端,那些人会认为他们出身富有或长相俊美,是因为他们理应如此。虽然这种观点毫无依据且不合逻辑,但人们却喜欢这样想,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心里很舒坦。

事实上,在生命伊始,一切都是随机的。我相信我们若能接受这一事实,就能懂得谦逊,也才能务实地展开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独特的一生。

我前面提到过,小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家人常鼓励我"查一下"。直到成年之后,我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有时候我会查找一些常见字,只是为了看看能否在它们的定义中发现新东西,有些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和概念,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了解到,"应得的"(deserve) 这个词源于古法语,并且自13世纪以来,一直用在英语当中。字典对其定义如下:"因自身的行为或品质而赢得、获得或有权拥有……"

看吧! "因自身的行为或品质"。

换句话说,"应得"就是"赢得"。它与出生环境无关,而只与如何利用这些环境相关。

我小的时候曾经注意到,有时谈话中提到"应得的"这个词时,我的母亲就会稍显愠怒。对此我常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是什么惹恼了她。现在我懂了,不仅因为这个词本身用得不准确,而且它反映了一种无意识的偏见。有些人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成功、快乐和赞誉,而其他人却并非如此。这种观点曾经令我母亲不悦,现在也令我不悦。

在我母亲看来,如果"某人"应得好运,那么"每人"都应得好运。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好运气明显分布不均,所以也许"应得"的可笑观念,从根本上就存在缺陷。

"应得"好运和"赢得"好运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应得"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随机事件,抑或仅仅是我们的臆想,而"赢得"则是我们通过实际行动所争取到的东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