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鲇鱼堪脍(3)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竹君一摆筷子头道:“不过,菜以味论,确实存有清浊之分。比喻这鲇鱼,生流水者青白色,生止水者青黄色;青白色者味清宜蒸、宜汤,青黄色者味厚宜爆、宜焖炒。我这砂锅鲇鱼,即是选青白者所脍,无姜葱蒜之先味,无酱醋之后味,唯先投入热油中略炸定型,再装砂锅淹入啤酒中隔水清蒸,在上桌前方将砂锅直接置木炭火上投以笋片、豆瓣酱、精盐、细糖,略具片姜,高温收汁即成,大味而具滑嫩,清雅而不腻厚……不过,有一点,你是知道的,所用鲇鱼必须是这时节的菜花鲇鱼,风吹花落,花瓣逐水流入沟塘河汊,鲇鱼终日饱食花瓣而醺醉,体内腥浊之气尽去,方可入至味。先后皆不及。故美食的一个前提,必须为‘时而食’……食前还得调动‘六识’,即眼识色,鼻识香,耳识声,舌识味,身能了触,意能把以上五识综合起来形成知觉,造成印象,构成记忆,反复评品,找准感觉,形成思想。而俗人只有一个‘舌识味’,略好者也至多得‘鼻识香’、‘眼识色’,余者了无所识,再加庖厨不得法,食而不得时,或为利使,品之而无境,更有那酒肉场中猜拳喝令乌烟瘴气唾沫横飞拉拉扯扯杯盘狼藉……你说这除了暴殄天物外还有什么美食可言!故曰:美食必先美境。这就是大学士同时也为大美食家苏东坡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我截住他的话头:“所以你居竹舍,取竹名,并无多高深的意旨,只在于为了完善你那个美食的思想体系。今晚我算真正领教了……”

“没有。”竹君微笑止住我,道:“我说过了,还有最后一道菜,这顿饭吃完了才能上。”

“我已知道了,但我不说。”

“以心传心,那是你有慧眼,有朝一日也可皈佛依禅。”

“我知道你这最后一道菜,是今晚我俩一道出去钓鲇鱼,以体现你美食思想中的那个‘食趣’。但我不愿以‘钓’行世,我不钓鱼,故人亦无从钓我。”

“哈哈,何必曰‘钓’呢?以禅观世,此岸彼岸,皆在一念之间……我们晚上只去岸上站站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