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间犹有桃花痴(1)

17、世间犹有桃花痴

乡人喊做“桃花痴子”或“痴巴罗”、“痴咕呆子”的,就是吐哺鱼,也作痴哺呆子鱼。桃花痴子有点像身带吸盘的观赏鱼清道夫,但比清道夫短而肥,肚腹圆大,黑乎乎的傻气十足,很是好抓获,握在手里圆嘟嘟的,感觉非常好。春季里桃花放后菜花开,乡下小孩喜欢去河塘边抓胀满一肚子籽的桃花痴子,故又得来一个浑名“菜花痴哺”。桃花痴子产卵于蚌壳、碎瓦片、树根上,尤喜爱在水跳背底的石板上产一摊粘粘的卵,然后就守着巢,直至小鱼孵出。

早晨,拿个篾箩放些饭米粒沉到水跳下,就会有懒洋洋的桃花痴子游进来。以前烧柴草的灶门口,都要吊一个焐水的陶炊壶,这壶要是裂了或破了小洞不能用,就被小孩拿去,拴根绳扔到水塘底,一夜过了,扯上壶来,肯定有一两只这种天下最痴的呆鱼躺在里面。我们那时要是捡到一只破胶鞋,就寻块砖头用草绳一起绑了,扔到有老柳树根的池塘向阳的浅水区,太阳出来水温转暖时,桃花痴子就会钻进里面产卵,只须把破胶鞋慢慢提起,一对傻乎乎的吐哺鱼就到手了。也有人把自己的脚趾或手指伸到水跳石板和木桩下骚扰它守护的巢,这呆鱼有一口细而密的牙,咬住脚趾或手指头,你将它吊出水面它都不松口。

桃花痴子的真正学名叫塘鳢鱼,是江南水乡的寻常鱼,平时都在深水塘底呆着,专食撞到口边的小鱼虾,故肉厚,味鲜美,用盐渍了再抹点水磨大椒,搁饭锅头上蒸熟了,透着一股清香。桃花痴子的鳞麻糙糙的,有点拉舌头,一定要刮尽。那种尚未长成的拇指般大小的桃花痴子炖蛋最好吃,清明前后几乎是我们那里人家的家常菜。而晒过的腌鱼,几乎就是浓缩的风味肉干,有着够嚼的咬劲,即使在一碗混杂的小咸鱼里,也不会埋没才干,总是被人最先搛走。

桃花痴子与螺肉、河虾、竹笋、芦蒿,同被誉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桃花痴子外表黑傻但肉洁白细嫩,少腥气,显示着优秀的本质。尤其是头部两片似豆瓣的面颊肉,更是滑嫩鲜美。曾看过一篇回忆文章,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柬埔寨流亡国王西哈努克游苏州,在那人间天堂尝了一道名为“咸菜豆瓣汤”的汤菜,大为赞叹。所谓“咸菜”实乃莼菜,“豆瓣”就是桃花痴子的面颊肉,再加配上金华火腿片、春笋片和鸡清汤,可以想见其鲜美之异常了。只是这一碗“咸菜豆瓣汤”,不知要抹下了多少条桃花痴子的脸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