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和平崛起只能靠“中国梦”(1)

第一章

中国企业要换种活法

现代物质文明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价值判断。我们面对未来,思考是重要的,但比思考更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重要的,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方向。按照什么样的价值观去行动,关乎人类的成败兴衰。

思想的盛宴:解读全球变局

纷纭复杂的世界变局背后,是关于国家与国家、商业与社会的价值判断。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商业在肩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转型的重任中,应当具备怎样的历史眼光,又兼具前瞻性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和平崛起只能靠“中国梦”

郑必坚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我想围绕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深化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在全球变局下全方位地构建利益会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我现在之所以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一个直接的原因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国力的增长,国际舆论出现某种焦虑和不安,对于中国是否以一贯之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猜测。他们认为和平崛起根本靠不住,甚至断言中国将重复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和日本、20世纪下半叶苏联走过的老路。我认为,如果这些怀疑和猜测真的成为舆论的主流甚至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判断,就不仅将使中国的发展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还将使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阻力日益加大。

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我在思考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在本世纪初就已多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本质,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当中,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给中国带来的是机遇和市场,是互利和共赢。从2004年起,我结合中国和平崛起发展的道路,明确提出全方位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同一切相关国家和地区,逐步构建利益共同体。2005年6月我又进一步强调,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一定要做到而且一定能够做到同相关各方形成轻易拆解不开的、多方面的和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那时我说:“这件事儿来自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方利益的深度捆绑会有需求,来自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所带来的大国合作的新安全观,来自重视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努力,还来自各方之间的人民往来和文化交流。”我认为这四个“来自”是符合实际的。

关于在全球变局下全方位地扩大和深化同相关各方的利益会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战略构想,首先是基于中国本身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持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现在的发展阶段过去了一半,总体说来,我国在量的增长方面干得不错,但是质量提升不尽如人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这里有经济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挑战,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包括投资和消费),引进来和走出去、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等方面不平衡的挑战。有产业结构转型艰难和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的挑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就业结构不相衔接的挑战,有收入分配不够均衡和利益结构面临重新调整的挑战,有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的挑战,还有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