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放不下的宝宝
角角妈说:“老话说的真对,宝宝生一次病就会多长个心眼儿。”原来前段日子角角腹泻,病好了之后小丫头精得不得了,白天要姥姥抱着睡,晚上要妈妈抱着睡,还得来回溜达,边走边轻轻地摇。好容易睡着了,妈妈想把角角放下,但角角的小屁股刚挨上小床,就“哇”地哭出声来。无奈中妈妈想出了办法,哄角角睡觉前,自己先换好睡衣,等怀里的角角睡熟后,再轻轻地将角角放在自己的大床上,就势搂着女儿睡。她知道这样做坏处很多,但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
家长对策
宝宝真的是生一次病多长一个心眼儿吗?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家长会格外宠爱生病或断奶中的宝宝,让宝宝依赖上温暖的怀抱,由生理上的低级需求变成了心理上的高级需求——寻找安全感,如角角喜欢上被抱在怀里睡着的感觉。但长期的搂抱入睡会使宝宝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不利于宝宝的内脏发育,同时其全身的骨骼与肌肉得不到正常的舒展与休息。
当宝宝将安全感寄托在外在的“坏”习惯上时,家长要从“坏”习惯的度与次数上下工夫。到了宝宝的入睡时间,家长将宝宝放在小床上,用语言或眼神耐心地与宝宝交流……宝宝可能会习惯性哭闹,妈妈要给予宝宝爱抚,不可呵斥。宝宝入睡初期妈妈要在身边陪伴,当宝宝睡眠途中醒来,妈妈要及时地轻声告诉宝宝“妈妈在”,可将手放在宝宝身上,再次给宝宝爱与安全的感觉,让宝宝心理上得到安慰。再逐渐减少对宝宝拍与哄的次数,让宝宝慢慢地适应独自睡眠。
能熬夜的宝宝
顺顺妈说儿子随他爸爸,是个能熬夜的孩子,每天晚上都得将近十一点才上床。
家长对策
宝宝“熬夜”真的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吗?其实大多数孩子是受家长创造的环境影响而形成晚睡习惯的。明亮的灯光、热闹的声音、好玩的事情都会吸引准备入睡的宝宝,渐渐形成与家长同步的生物钟,也给了家长错觉,以为宝宝喜欢熬夜。其实是家长用环境“诱惑”了孩子晚睡。有规律的睡眠是宝宝神经系统健全的标志,过度疲劳推迟睡眠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家长要让宝宝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到了该休息的时间,家长将光线调暗,停止做事情,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带宝宝到小床上,如果宝宝还想玩,家长可先将“动”的节目调换成静的,比如给宝宝边讲故事边按摩,按摩小手指、脚趾,或是采用捏脊法,让宝宝在家长轻柔的爱抚下,进入入睡状态。对于像顺顺这样已经养成晚睡习惯的宝宝,家长不可流露出要求宝宝入睡的急切情绪,而是应该耐心地让宝宝渐渐适应新的上床时间,生物钟就慢慢调节过来了。
爱心小提示:
当家长发现宝宝睡眠过程中有易醒现象时,要及时查找睡眠不安稳的原因。先是查找与生理因素有关的原因,如室内温度和湿度不适中,尿片没及时更换,孩子皮肤感到搔痒、口渴、饥饿、消化不良等;另一方面查找心理方面的原因,如宝宝白天大脑皮层受到刺激,玩得过累或情绪受到惊吓等。接下来要做的是,查找来自成人方面的主观因素,是否让孩子依赖上了某种不良的睡眠行为方式。如果上面的原因排除后,孩子仍然睡得不踏实,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进行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检测,对症治疗,让定时、充足的睡眠伴随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