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冒死谏言,官运连连

自古以来,犯颜直谏者都需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然而,历史上敢于直谏者甚多,但遭到杀戮和贬斥的也很多。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位敢于直谏又能脱颖而出的人,他就是曾国藩。

道光帝驾崩后,咸丰帝登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大臣们也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根本就不对朝廷的事情上心。

曾国藩见此种情况,心中十分着急。他早就想一扫官场中不思进取的弊病,眼见新皇登基,正是除旧推新的时候。深思熟虑以后,他给咸丰帝上了三道奏折,希望皇上能够重视人才的选用,对大臣们的消极怠慢思想进行整治。

听了曾国藩的话,咸丰帝表示深有同感,可是并没有采用他的建议。

本想借机整顿官场的曾国藩,见皇上根本不听自己的建议,既着急,又觉得苦闷。他一气之下,又给皇上递上了一份奏折。

这一次不再是建议了,而是对咸丰皇帝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首先,批评咸丰皇帝对派往广西前线的人员安排不当,过于在小事上计较,而疏忽了大局的稳定;其次,批评咸丰皇帝对受奖人员只是敷衍应付,过于追求粉饰,而不讲求实际意义;再次,批评咸丰皇帝不能守信,刚愎自用,过于专制;最后,告诫咸丰皇帝应该多向古人学习,要学会宽宏大量,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要因为忠言逆耳就憎恨直谏的人。

一封充满批评和告诫的话语,让难以遮挡囊中羞涩的咸丰帝龙颜大怒,他一把将这封上书狠狠地摔在地上,并命令军机大臣对曾国藩进行处罚,治他犯颜之罪。后来,在众人的苦苦求情下,曾国藩才得到咸丰皇帝的宽恕,免去了责罚。

面对充满危机的社会,面对一直沉睡的大清朝,曾国藩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将自己的一片忠心化成点点话语上书给了皇帝。虽然自己的犯颜直谏,惹得咸丰皇帝大怒,也差点掉了性命,但是对曾国藩来说,这却是值得的。

事后,咸丰皇帝在经过一番明辨是非和深思熟虑后,深深地认识到曾国藩的忠心耿耿和良苦用心,也最终被他忠君爱国的表现所打动,不但没有对其产生不好的印象,反而还降旨表扬他敢于讲真话,敢于直言,并任命他为刑部侍郎。

一封犯颜直谏的上书,虽然充满着生死未卜的秘密,但同时也充满着莫大的机遇。然而。曾国藩却抓住了这次大的机遇,不仅表现了自己的忠心耿耿,而且也深受咸丰皇帝的肯定。可以说,这次上书对曾国藩的政治前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因为敢言,曾国藩再次得到了新皇上的赏识。如果说没有“冒死谏言”,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官运连连”。所以,在关键的时候要敢于直言,说出有分量的话,虽然一时间可能得罪领导,但是等他冷静之后就会明白你的用心,从而对你有所改观。

其实,向领导谏言不一定非要“冒死”,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现在的苦药都加上了糖衣,非但利病而且适口,我们为什么还要傻乎乎地“冒死”进谏逆耳忠言呢?

(1)以诚心向领导提出忠告

让他明白只有真正关心他的人,才敢向他提出这样的忠告。不要让他感觉你是为了个人的目的而向他提出忠告,这样做会立即让领导给你扣上个“冒犯领导”的大帽子,诚挚的心是让别人坐下来听你说他坏话的前提条件。

(2)弄清事实,不要因信息错误造成尴尬局面

把事实完全搞清楚,可以让你更有机会接近他,有资格和他商讨问题,如果你只是盲目地听信谣言加上妄自推断,却又以教导者的身份去教育别人,那么领导肯定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3)用体谅的口吻与之交流

也许领导也是因为经受了很大的压力,无从选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怀着深深的自责。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言语要时刻流露出同情和理解,以体谅的口吻与之交谈。

(4)注意用委婉的语言提出忠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