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疾病(1)

文学与疾病

最近,我们《中华文学选刊》做了个论坛,这个论坛就以地名为名,因为我们的编辑部在朝内大街,称为“朝内论坛”。第一次探讨的题目是我出的,是探讨文学与疾病的关系。这也是最近“非典”时期我思考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学理论研究对文学与政治、文化、历史、哲学等关系,还有作家经历都作过许多研究,对文学与疾病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正式从事研究的。我很早以前看《莫泊桑传》时有这样一个印象,是莫泊桑成为梅毒患者后,得病期间仍写过不少优秀作品,当时青霉素还没有发明出来,治梅毒用砒霜,对眼睛不好,莫泊桑因此失明。普鲁斯特是个终身为疾病缠绕的作家,在疾病状态中写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还有伟大旗手鲁迅先生,鲁迅也是肺结核患者。我孤陋寡闻,不知有人探索过鲁迅写作风格是否与疾病有关,疾病对他生理、心理上的影响?张颐武说有人作过研究,论述鲁迅晚年杂文风格与他的疾病的关系,认为肺结核带来的长期低烧、咳嗽、虚弱容易让人出现焦虑、偏执状况;长期身体不好,长期的疾病困扰让鲁迅晚年杂文特别尖刻,特别具有战斗性。

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品涉及疾病,如《霍乱时期的爱情》《寒夜》等。我现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是学医的出身:鲁迅、郭沫若、余华、池莉、毕淑敏……当代文学由以前注重精神、心理渐渐转向注重身体。医生出身作家或有从医经历作家的写作对身体更关注,后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有了身体写作,注重自己的身体,这与情欲、欲望

有关,里面有身体成分。在当代作家里面,余华是第一个真正关注痛感的,并写得多、好、深。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了很多关于疼痛、死亡的小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