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口与自由撰稿人(2)

文学人口数量发生了变化,文学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个“全民文学热”的浪潮里,文学的功能无疑是被放大,被夸张了。在文学小众化的今天,文学从业人员的功利性、实用性、商业性空前加大,出版社、刊物、文学媒体都面临生存的压力,而专业作家(作家协会在各省直机构中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奖金的部门之一)的稿费也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么值得炫耀了,所谓的“养”作家其实是很廉价的,而自由撰稿人(亦称个体作家)的出现,更说明作家不养也能存活,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这一方面说明维持一个作家并不容易,同时也说明作家的经济地位已经混同于一般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作家走向市场也是必然,成为畅销书的写作者也是很多作家的心愿。作家的职业化褪去原先神圣的外衣,与IT业、金融业等朝阳产业相比,文学的从业人员自然会大大减少,文学从业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精英化的组成大大打了折扣。另一方面,文学受众也发生了变化。文学人口已经成为当前文学创作必须正视的现实。

文学人口与文学人才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成正比,但文学人才的成长与文学人口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方面与八十年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文学队伍的人才辈出有相当大的关系。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激情与梦想的文学年代,那个时候的青年精英知识分子几乎都有过染指文学的梦想,那时候的文科状元几乎全部进入中文系,可以说是高端的人才全部集中到文学这个领域之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从高考开始,人才便呈多元化流散倾向,文科人才大多流向财经、金融管理、传媒等专业,中文系的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虽然中文系在培养作家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人才的构成说明作家的队伍资源出现某种危机,人才储备不足。但我们也不必为文学的前景担忧,因为文学不是高科技,文学的特定性和反常规性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我觉得发现、培养文学人才除了按照往常的思维惯性外,还应对这样几个文学人群给予关注。女性作家群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写作人群有一个明显的趋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