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药王孙思邈的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卒于682年,对于其具体年龄,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不过都逾百岁。作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

《新唐书·孙思邈传》中记录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与孙思邈的一段对话,有关治病与保养。

孙思邈在卢照邻询问名医治疗疾病之道时,是这样说的。

天地之间有四季变化和五行之道,寒暑交替,冬夏循环。天地之气和为雨,怒为风,凝结为霜雪,发散为霓虹,这是自然的规律。对于人来说,人有四肢五脏,要活动要休息,要呼吸吐纳,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是人的生命规律。

自然与人是一样的。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偏于一方,那么蒸腾则发热,闭塞则生寒,纠结为肿瘤,下陷为痈疽;狂奔时会气喘吁吁,阴液枯竭则上火。各种征候都有明显的表现,天地也是如此。

养藏贴吧

药王这里特别强调"慎"和"畏",也有其特别的用意。

这里畏惧其实便是"藏"的一种理解,有畏,才会低,低头才见水中天,才不张扬,才不会释放太过,这是"藏"在心理方面的特点。中医中说,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惊恐是人的情绪变化,有时情绪需要宣泄,为了缓解压力,有时情绪必须收敛,因为七情伤身。

识自然,调情志,是准确把握养"生"与养"藏"理念的两把钥匙。

药王不仅留给后人养生治病的理念,还留下了许多具体的养生养藏之法。

第一,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可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第二,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第三,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第三,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会有"噗"的一声,重复10次,然后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晚临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第四,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预防衰老。

第五,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此外,还有运睛、摆腰、揉腹、提肛等简明运动法,我将在下面的章节结合日常病痛再做进一步详实介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