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方阵营(2)

双方隔着深沟一日数战。王保保吸取了太原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劫营这一招反过来对付徐达,便秘密派出千余精兵,由偏僻小道潜过来,劫取明军左丞胡德济驻屯的东南垒。

胡德济部在元军的突然袭击之下惊慌失措。幸运的是,徐达及时率兵赶到击退对手,为了整肃军纪,斩了几名临阵退缩的将官,并将胡德济缚送京师交由朱元璋处理。

第二天,明军在徐达的严厉督促之下,精神振奋起来、军容焕然一新,发起全面进攻,在决战中大败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及1.5万匹战马。王保保仅与妻子等数人逃脱,凭借水中飘过的流木渡过黄河,由宁夏奔向蒙古草原的重镇和林。

我们可以知道,明军在沈儿峪之战的胜利与其布下的攻守兼备的阵营有莫大的关系。然而,明军在此战中究竟布的是什么阵营?历史却没有留下记载。

总而言之,明军北伐中原时与对手在野外进行阵营攻防战的机会不多。真正在战场上出现精彩纷呈的布阵与破阵并不是在元明战争,而是在朱元璋死后不久的靖难之役中,那场战争主要在北方进行,还大量使用了火器。

靖难之役是明帝国的一场内战,前因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将各个儿子封为藩王,分别驻在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王府及官署,维护国家安全。藩王们有统兵及指挥军队的权力,但没有治理地方民政的职责,这就形成了“宗藩制度。”

然而,这些藩王在全国各地飞扬跋扈,多行不法事,对中央政府而言,是一个隐患。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71岁时辞世,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由嫡孙朱允继承大位,史称“建文帝”,时年23岁。

建文帝鉴于藩王们尾大不掉,逐渐形成了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之势,便与兵部尚书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后来还有侍讲学士方孝孺)等人商议,决定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将周王朱、齐王朱、代王朱桂、岷王朱废为庶人,湘王朱柏畏罪自杀。

兔死孤悲,身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预感到危在旦夕,不想坐以待毙,决定先下手为强,用计捕杀了奉朝廷之命来捉拿自己的谢贵、张,正式起兵,控制了整个北平,接着告谕天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宣称要铲除朝中迫害藩王的奸臣齐泰、黄子澄,并美其名曰“靖难”。

燕王朱棣发难之后,接连攻克居庸关、怀来、永平等地,而通州、蓟州、遵化、密云等地的守将则以城归降,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众至数万,与朝廷军队展开生死搏斗,这场内讧打了3年多。为了叙述方便,下面简称朝廷军队为“南军”,朱棣的军队为“燕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