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死者》第一部(22)

由于李爷的游说,道院奇特的人文景观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扩建道院,意味着乡政府的搬迁,但要搬迁乡政府,最大的代价是史建国在任期间斥资几千万修建的乡政府办公楼,更为要紧的,不是乡政府本身,而是设置在办公楼里,被称为“江南第一”的乡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这是市里的一面旗帜,是为农民办实事的创举。在配套设施里,还有为老人配套的福利院,这些设施该怎么办?

今天市政府,区政府,旅游局,宗教局等部门到道院里现场办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摆在乡政府面前的出路梅芳已经看得十分明显,楼要拆,道院要扩建,钞票要自己解决。

梅芳第一次在钟楼上看辛店河,她惊奇地发现,辛店河竟然会有如此波澜壮阔的气势,与现实中貌似干枯的景象迥然不同。她觉得,一定是河底下还有着远比河面更为蓬勃的生命,让这条河如此充满生命。象这里的山,这里的一切生命的源泉。

她感慨不已。现实中的辛店河,貌似干涸,河水若隐若现,怎么也没有在钟楼上这种博大的体悟。你怎么看,这条河都象是一个人到暮年的老妇,象一具行将干竭的躯体,苟延残喘地躺在那里等待着生命的尽头。她觉得这就象一个谜,而自己永远也将无法理解。她有些无奈地收回目光,在回身的时候,她觉得,应该是这种神奇的道院,才决定了这种让人感受奇异的景观。

收回目光,现在真正让梅芳心潮起伏的,还是昨天乡办公会议上研究的改制问题。会上,宣布了76号文件。

76号文件,是那一年市里最重要的文件,在年底突然下发,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76号的中心内容是乡镇企业的改制,90%的乡镇企业要求在一年内都要改制结束。

人在回顾往昔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被生活拔弄的感觉。这个政策使梅芳再次感到了生活是对她如此不公。

早知道这样,自己根本就不该从厂长的位置上下来,也用不到跟丁洪亮这种无赖合开那个工厂。想到这些,她心里真感到不是滋味。父亲40年代就在这里打游击,后来抢了这里的地主小妾当老婆,在抗战胜利的那一年生了她。那些脑袋挂在铁路桥上的游击队员,都是她父亲的战友和下属,解放后,她同母或异母的兄弟姐妹上大学的上大学,当官的当官,只有她,留在父亲身边,正当她学校毕业的时候,父亲下台了,原因除了政治问题外,还有让她深感丢人现眼的生活作风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