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萨耶雷特(10)

5千里突袭乌干达

1976年6月27日下午,一架A300“空中客车”大型民航客机降落在了希腊雅典国际机场,这是法兰西航空公司的第139次航班,正由特拉维夫经雅典中转后飞往巴黎。

飞机在雅典稍作停留,下去了一些乘客后,又上来了一些新乘客,其中新登机的乘客中有3名男子和1名金发碧眼的妙龄女子,该女子名叫泰德曼,是一名德国人。乘客登机完毕,139次航班又从雅典机场起飞,往法国方向飞去。

当飞机爬升到万米高空开始水平飞行时,只见机舱中间,那个名叫泰德曼的德国人突然从旅行包里掏出了一支冲锋枪,快速走到机舱门前,用枪指着乘客喝道:“都不要乱动,谁动就打死谁!”她这一喊不啻于一声炸雷在旅客中间响起,乘客们被吓得浑身颤抖,正在进行服务的空中小姐也大惊失色,手中的盘子“啪”的一声跌落在了地板上。

与此同时,泰德曼的3名同伙也纷纷掏出手枪和手榴弹,看到无人敢于反抗,泰德曼又一脚踢开了驾驶舱的门,并用枪口对准机长喊道:“不许回头!飞机被劫持了,现在听我的命令,降低高度,改变航向!”

在地中海上空,139次航班被迫改变航向,最后降落在了非洲腹地乌干达首都附近的恩德培机场。劫机者的这一安排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当时乌干达正值独裁者阿明当政,他极度仇视犹太人,敌视以色列。

飞机降落后,恐怖分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阿明总统的支持,随后,恐怖分子在乌干达军队的协助下,将250名人质全部转移到了机场候机大楼。人质中有102名是以色列人,其余人质则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家。

获得消息后,法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并派代表火速赶赴乌干达。乌干达政府显然不想也不敢树敌太多,在经过多方活动及斡旋下,劫机者最后同意释放148名非以色列籍人质。

那些来自巴勒斯坦和联邦德国的劫机者,以剩下的102名以色列人质做要挟,要求以色列政府释放他们被关押的50多名同伙。恐怖分子把交换人质的最后期限定在7月1日下午2点,中间只有短短的48小时。

远隔千里之外,以色列正在召集内阁及军政要员会议,商讨解决人质危机的办法。经过综合权衡和激烈讨论,会议最终拟定了两套预案。

第一套方案:出动特种部队采取武力解救人质,但是该方案需要解决不少棘手的难题,首先,以色列距离乌干达相当遥远,有4000千米左右的距离,而且乌干达还是以色列的敌对国家。再者,据了解,恐怖分子方面又有6人增援到了恩德培机场,进一步增加了营救的难度。

第二套方案:则是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问题,答应劫机者的要求,释放关押的犯人。而当恐怖分子得知这一解决方案后,为表示诚意,也主动将最后期限推迟了72小时,改为7月4日下午2时。

但是,在以色列当局,第一套方案在国防部长沙龙、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巴拉克等强硬分子的力挺下,最终被批准实施。以色列政府决定出动特种部队,远程奔袭乌干达,消灭恐怖分子,救出人质,同时也捎带着狠狠打击一下乌干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