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飞机频繁起降,直升机有翅难飞(2)

中午时分,骄阳似火地烘烤着机场,空气变得滚烫。小分队在狭小的机舱里,加上发动机散发的热量,温度猛增至四十五六度,仿佛进了蒸笼一样,汗水顺着脊背往下直流,都灌到皮鞋里去了,嗓子干得冒火。

空投在紧张地进行,天也似乎热的更厉害了。由于酷热、干渴、劳累,飞行中队长付文明突然晕倒了,撞到机舱框上,后脑勺撞了一个鸡蛋大的包。但他仍然坚持着飞行,他的精神激励着大家,其他的人都在坚持着。

飞行强度之大,恐怕是这个部队飞行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干部、战士在炎热的天气里,创造出如此强度的空投飞行奇迹呢?答案是不难找到的,他们都亲眼看到,小分队装的是党中央的慰问电,这就是力量的源泉。

直升飞机一个接一个的满载着慰问电、食品,飞翔在市区上空,在需要救助的地方上空盘旋。为了使空投准确,不伤及群 众,按大队的要求,把飞行高度降低些、再低点。高度80米、50 米、20米,选好空投地点,机务 人员系好安全带打开舱门,机舱内的铃响了,空投人员把慰问电、食品,一股脑儿投放下去。 受灾的群众,看到中央慰问电,知道党中央在关心他们,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食品,吃饱了肚子,又可以挺起 胸膛,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了。

由于我们安排得当,又调开了高度差,直升机并不影响跑道上外来飞机的运输。用巧妙的交叉起飞的方法,避开了飞行冲突,每天几十架的空投,有时甚至是上百架次的起降空投,都能够顺利进行。

有人评价说,这是我国航空史上飞行指挥中的创举,在世界上也是旷古未闻、无人尝试过的大胆实践。

直升机的空投,对灾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人们站在废墟上,仰望天空,不断地摇动手臂。记得当时为民同志还写了一首小诗叫《空投忙》,被选入《坚强的空中桥梁》一书:

快装,快装,灾区人民在等;

快飞,快飞,灾区的亲人在盼。

咱飞行员的心里呀,涌流着火热的情感!

紧张的战斗,顾不上喝水、吃饭;

过分的劳累,无法将咱的翅膀阻拦。

灾区人民的危难,催促着我们刻不容缓;

党中央“慰问电”,鼓舞着我们疾飞向前。

机舱中看到红旗招展,

快投——送去战士的深情,

快投——送去党的温暖,

看,人民群众在含泪挥手,激励的欢呼响彻云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