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谁还在

5

谁还在"埋头做事"

舒展的日记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谁还在傻乎乎地"埋头做事"呢?君不见,埋头做事不如圆融做人。这并不是说明我们庸俗了,而是证实我们是人,不是神。

第一次出战就铩羽而归,让舒展蔫头耷脑了好几天。舒展最憋气的,就是遭遇了非技术性的失败--倘若是如"工作能力不够、工作态度不端正"这般的理由,倒还算心安理得,好歹也不枉"失败"一场。可因"被骚扰"而"被下岗",实在不够光鲜,让舒展恶心了好久。

一个星期后,舒展终于缓过劲来,走出去开始第二轮战斗。依然是面对那些工种:医药器材的销售代表、饰品店的销售员、酒店的服务员、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你尽管有挑选的权利,却不能享受太大的余地。因为,此时此刻,你能做的就只是这些,你的价值也不过如此。这次,舒展成了一家四星级酒店的服务员。

对此,谷郁多少有些异议。因为她觉得向来心高气傲的舒展,低眉顺眼地给别人服务的场景,非常滑稽。而舒展却很不以为然:"嗐,当年李太白在国家最高领导人跟前混,也没捞着什么好前程啊!何况是我!差得何止是一星半点?一只初进江湖的菜鸟而已!谁会把我放在眼里?既然暂时爬不到高处,何不踏踏实实地从底层下脚?退一步说,这些经历,搞不好还能成为我的素材呢!"谷郁一听舒展说"素材"就开始毛骨悚然。她总有种恍惚的感觉:好像舒展天天随身携带了一只微型摄像机,记下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来作为她日后写作的素材。这,难道不可怕吗?

舒展当然不知道谷郁的这些心理活动,已经在踌躇满志地规划接下来的工作。她开始畅想自己一边辛苦地工作,一边不懈地坚持写作的场景,先提前给自己透支了点感动。可现实毕竟不是舒展这个"书呆子"想象的那样,有种所谓"凄美的浪漫",那是实打实地辛苦。

如果说记酒水菜名这些是小意思的话,那训练服务技能就是挑战了。在第一天的服务技能训练中,舒展就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

第一天训练,上午练站位,下午练托盘。

站位,就是按照标准姿势站好,即双脚并拢、双腿蹬直、腰杆挺直、双手交握于腹前(右手握住左手的手腕)、面带微笑。你不要小看这些动作,保持这个站姿长久站立也是很耗体力的。30分钟、45分钟、1小时,在每次只有5分钟休息时间的情况下,没多久,就有人坚持不住了--腿肚子发抖、脚疼。只要稍微一动,就算是没过关。舒展使劲咬牙忍着,头上开始冒汗,感觉脚底似有针扎。她强迫自己去想别的,背最喜欢的《侠客行》,数数……终于,过关了。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就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可舒展却觉得那么漫长。

没休息多久,午餐时间到了,新人们又要跟着各自的师傅为客人服务。那天中午,舒展感觉自己是东倒西歪的。腿脚不利索,常常跟不上客人的节奏。好在她只是打下手,要不然,后果将会很严重。

不要以为累成这样就能喘口气,午餐结束后,新人们还要练托盘。于是,她们又集体颤抖着腿肚,以标准站姿站好,单手托着装满水的酒瓶练习。由2瓶到4瓶、6瓶、8瓶,站立的时间也由10分钟到15分钟、30分钟。练到4瓶时,就不时听见"砰"的声音--有人支持不住,托盘一歪,酒瓶掉下来,砸碎了。到了6瓶、8瓶时,就更加严重了,有人甚至直接托不住了!舒展还强些,托着8瓶水站了两分钟。两分钟之后,终于,"砰",酒瓶碎了。

客观地讲,对一个在过往19年里从未从事过任何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猛地让她在下盘不稳的情况下,单手托着8瓶水腰杆笔直地站半个小时,确实有点"沉重"。可是,舒展却不乐意了,觉着丢人,因为有人坚持下来了。同样是新人,为什么别人可以,自己就不可以?在父亲的灌输下,舒展从小就牢记着一个理论:只有我不想做的,没有我做不到的(当然,不包括那让她束手无策的数学)。因此,舒展暗暗要求自己:明天早起一个小时来练习!

下决心往往很容易,真正执行却很难。舒展光想到了自己落后于一部分人的现实情况,却没考虑到身体的承受能力。那天下午练完托盘后,舒展又手脚齐抖地忙活完了晚餐,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回到宿舍,她定完闹钟,几乎是头一沾床就睡着了。第二天上午醒来时,闹钟已经锲而不舍地叫了10多分钟,吵得同屋的人都醒了。舒展努力想爬起来,可全身却像被暴揍了一顿一样,软软的没有力气。挣扎了好久,舒展终于在预定时间的半小时以后起床了。赶到训练场地时,离规定的训练时间只差15分钟。

可是,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因为她过早地消耗了自己残存不多的体力。于是,第二天一天,舒展的训练状况都非常糟糕。而这,又极大地影响到了舒展的情绪。就连领班,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舒展的焦躁。

舒展的责任领班姓赵,是个娇小白皙的东北女孩儿。训练结束后,她把舒展叫到一个房间里,关心了一下舒展的情绪:"怎么了,舒展?不高兴啊?"

舒展正烦闷着呢,听赵领班这么一问,竟然哭了,就抽抽搭搭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赵领班一边提供纸巾,一边拍着她的肩膀说:"别急啊,舒展,你才来了两天,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要强是好事,但太要强了可就是难为自己了。别人能坚持下来,那是因为她天生体质好,这有什么办法呢?你以前不常锻炼,突然间接受这么大的训练量,身体肯定吃不消,你总得给自己些适应的时间吧?"

"可这样下去必然影响到我的状态,我不想总被别人落下。"

赵领班笑了:"舒展,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这种事真的急不来。不过,我可以给你提点建议,也许会有用。你呢,训练完了之后,不要急着找地方休息,先活动一下,让肌肉有个缓冲的时间,要不然以后疼得更厉害。再有就是,晚上临睡前按摩一下,搞不好也有用。"

在领班的劝说之下,舒展总算恢复了点元气。晚上下班后,舒展忍着肌肉的酸痛,敲敲打打地把全身都拍了一遍,隔天也没有提前训练。慢慢地,舒展又重新跟上了其他同事的节奏。期间,也穿插了酒水和菜品的培训。"武"的不行,可"文"的,却难不倒舒展。仰仗她强悍的记忆力,终于扳回了服务技能训练上的小失败。可舒展都懒得去消化这点成就感。眼下最重要的,是赶快把服务技能练好,双项全能,才是硬道理。

这次,舒展长了心眼。不再盲目地用"一次性一个小时"来折磨自己,而是把时间拆开--上午和下午的训练都分别提前、拖后15分钟。这样,既完成了每天多训练一个小时的目标,也让体力的消耗得到了分解。慢慢地,舒展终于可以自如地托着8瓶酒健步如飞,而摆台、撤台也都达到了快速准确的标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