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也曾因梦送钱财”(2)

问曰﹕“何梦﹖”

曰﹕“梦见还了你的债。”

这活脱脱反映了一个不讲信用的“欠债者”说在梦中已经还了别人的债,意欲赖账当“老赖”的取巧心理。

苏轼曾经在一篇《梦斋铭》里写道:“人有牧羊而寝(入睡)者,因羊而念马,因马而念车,因车而念(曲)盖,遂梦曲盖鼓吹,身为王公。夫牧羊之与王公亦远矣,‘想’之所‘因’,岂足怪乎!”这个牧羊人,因为自己的落魄,由面前的羊儿梦想到马,再分别联想到经常在一起的车、曲盖、鼓吹(高级官员才能拥有的车驾、乐队),进而梦到自己当了王公——休说王公,就是梦皇帝也有可能,但是谁敢说呢?这是一个因“思”而“梦”的故事,正好反映了芸芸众生对升官发财的“潜意识”向往。

不过,古代虽无彩票,也还真有靠着做梦发了的。

沈万三因梦致富。沈万三,大家都知道他称得上是大明首富。他富到了什么程度呢?南京城有13座城门,南门叫“聚宝门”——据说这个门就是沈万三所捐修的,《明史》卷113《太祖孝慈高皇后传》云:“吴兴富民沈秀(即沈万三)者助筑都城三之一”,他修聚宝门比同时开工修门的明太祖朱元璋还早三天完成,朱元璋心里窝火,在庆功宴上说:“古代有白衣天子一说,号为素封,你就是这样的人。”表面上他是称赞沈万三,实际上却暗伏杀机了。可这个土老肥沈万三不知天高地厚,又请犒军。这个大明首富沈万三愿意拿出大把的银子,大军百万,一人一两!他以为“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自己出血会得到奖赏,不料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如果不是贤明的马皇后劝谏,他的脑袋早就不知道搬家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里面有一些是传说,但是沈万三的富可敌国是无可置疑的,在明史里面多处可见他的富裕。沈万三如何有这么多的钱?有多种说法,一是掘藏致富;二是意外遇到仙人掘藏;三是海外贸易;四是得到“聚宝盆”致富,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

他的“聚宝盆”又是怎么得来的?这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是因为一个奇梦而来:“明初,沈万三贫时,夜梦青衣百余人祈命。”(《坚瓠集》)

一大早,穷困潦倒的沈万三看见一个渔翁手持青蛙一百余只,将要剥刳,他因奇梦而有所感悟,就买下了它们,放生于池中。此后,这些青蛙们喧鸣达旦,吵得沈万三不能入睡,早上去驱赶它们,却看见它们环绕着一个瓦盆,他很惊奇,拾起盆子回家,开始不知它是宝物,以为只是普通的洗手之具。谁知其妻在盆中洗手,不慎落下了一个银物在里面,里面迅速就装满了银器,不可数计。沈万三再以金银试之,也是这样——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财雄天下。却说朱元璋免其死罪,流放他到岭南,抄家后得到这个盆子,拿给认识古董的人看,回答是:“这就是聚宝盆啊。”后来朱元璋修筑金陵城不能成功,命人埋了这个神奇的盆于城下才修成,就命名这座门为“聚宝门”(《笔记小说大观》)。

沈万三可谓成也“聚宝盆”,败也“聚宝盆”。不过,向往发财的也不止是这些“财迷”,就是一些名人也不例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元稹有著名的悼念亡妻之组诗《遣悲怀》,其二云——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中,他回忆起昔日虽然贫穷,但是夫妻恩爱的温馨场面,对比“今日俸钱过十万”,却无法与爱妻共享美好生活的落寞,遗憾当初自己为什么就不富有而让妻子受苦呢?是啊,自古“财大”的人才能“气粗”,“贫贱夫妻百事哀”,穷得叮当响的人们往往因为贫穷而受尽了盘剥者的气,谁不向往财富和地位呢?所以,做“也曾因梦送钱财”的梦也不奇怪了。

因孝梦中发财。俗语说:“久病无孝子”,其实家贫也一样。古人注重孝道,对于孝子往往都有倾慕之心,因此往往同情受贫的孝子。而实际上,历代知名的孝子多出自贫穷人家,因为富家子弟没有缺钱的经历,没有捉襟见肘的窘迫,就像今天广泛受人诟病的“富二代”一样不知道珍惜。所以史书里,常常记载孝子的“发财梦”,它们不但不以为不该,反而有理当如此之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