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连火车票都实名制了,企业呢(2)

对于企业而言,“实名制”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目标分解和任务落实都是责任到人,制度规则以外的“特殊情况”不能再“特殊处理”了;意味着,有了利益之后要论功行赏而不应该再平均主义、见者有份了;意味着,有了问题之后要锁定责任人而不是“大家都有责任,最后大家都没责任”了。一句话,“实名制”的企业更开放、更简单、更透明、更公平。没有了特权特办,也少了私下交易,更减少了互相扯皮。

回到“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这个问题上,第一领导力中心在项目调研中发现,企业家往往忽视在他们看来很小的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实现“实名制”:比如,在执行公司制度上,总经理对于大部分人都可以秉公执法,但对于个别创业元老却“念旧情”,不点名,不公开批评,往往从轻处理;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只说是“大家的问题”,而不能明确地指出到底是谁有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质询会的时候。或许企业家会说,员工都很聪明,应该明白话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员工需要猜你的想法),应该自我反省避免下次再犯(企业家忘记了,不少人在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屡教不改的)。但良好的愿望,往往换来沉重的打击。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会产生两种后果:第一种是,让那些感觉自己有特权的人更加肆无忌惮,既然公司和总经理这么顾及自己的面子,说明我的确很重要,我可以有“特权”;第二种是,另外的大多数人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如果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二等公民”,他们长期待在企业的概率会有多大?

所以,这才有了万科将“阳光照耀下的体制”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开放与透明,至少可以降低内部的管理成本,让好员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优势和问题,这才会有企业和员工的互动,好员工也就懂得了如何将自己的主动与企业目前的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达成双赢。因为好员工知道,任何企业都会存在问题,好员工不会因为企业存在问题而离开,而会因为“不清楚企业现在的行为是什么,不清楚企业下一步做什么”而变得迷茫和失望,最终好员工失望透顶的时候,也就是要离开的时候。

管理的最大问题是预期。想想看,如果一位员工,他的行为你根本就无法预期,你会把一项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吗?如果一位高管,企业家无法预期他的行为会向何处发展,还会将公司重要的转型和变革交给他负责吗?一位企业家曾经告诉我:老板肯定喜欢好消息,不喜欢坏消息,但老板更不喜欢最后时刻、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这也是很多企业家反感报喜不报忧的原因所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