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首先,你是一名好员工吗(2)

如果把这句话再递进一步,应该是:“请给客户以客户想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看来,所谓的公司能力,就是公司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宽度。这种深度和宽度恰恰是客户对公司员工提出的要求。接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所谓好员工,就是在一家公司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与宽度,深度越深、宽度越宽,好员工的“星级”就越高,薪酬就越高。

那么,什么才是所有公司都会认可的好员工呢?

首先,创造业绩

如果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总打败仗,那么没有人会认为这位将军是位好将军;如果一位公司总裁连续数年都不能带领公司走出亏损,那么至少在这家公司他不能被定义为好总裁;如果一位医生的手术成功率总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话,那么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位医生是位好医生。

企业中存在不少“好人”而非“商人”,对人很好,任何时候都不得罪人,人缘极佳,但就是业绩不好;企业中存在不少对“熟人”一套标准、对“生人”又是一套标准的员工,他们的做事方式是看人,而不是“对事”,所以在他们看来,有没有业绩不重要,是不是搞好关系、做好私交却很重要。

第一领导力中心将企业中产生负绩效的员工分为:老好人——面子交情比业务重要;大喇叭——小道消息批发零售地;红眼病——凭什么你拿的比我多;传声筒——不解决问题只传递信息。他们的做事标准就演变为:不比功劳,比苦劳;不比业绩,比资格;不比付出,比回报;不比业务,比私交。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薪水如何提升,企业的业绩如何提高,还谈何好员工问题?

当然,创造业绩的员工,并不一定都是好员工,但如果持续地没有业绩,没有绩效,这样的员工一定不是好员工。

其次,对自己的利益负责

3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已经为“自私”平反了:“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自私。”

当我们再次谈到“自私”的时候,不涉及道德评价层面。在企业里,我们定义的“自私”就是对自己负责。比如,上班时间不聊与工作无关的QQ,因为“自私”的人知道自己的工作时间很宝贵,偷偷聊QQ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时间花在哪,能力就出在哪,业绩就会在哪。1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用在聊QQ上,能力就出现在聊QQ上(比如一个好处是视力更好,因为聊的时候还要用另一只眼睛的余光观察老板是否过来;反应速度更快,因为怕被老板抓现行,切换窗口的速度更快,还可以一心多用),业绩也就出现在聊QQ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