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制造有效刺激呢?
首先,得把直接危害别人健康甚至生命的行为排除在外,毕竟现在是文明社会,大家都是文明人。
那怎么办?
情绪,要抓住情绪。
情绪是人内心深处的原始反馈,是直接与动物性的生存、繁衍需求相关的神经系统反应。人如果没有情绪,就是机器人;人如果全部都由情绪主导,就是低级动物。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同样一个刺激,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情绪反应(没反应也算一种);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会有关心则乱的刺激源。
人类常见的情绪有(排名不分先后,也不分简单和复杂):
平静、满足、得意、高兴;惊讶、轻蔑、厌恶、担忧、恐惧、愤怒、威胁、恨;不悦、委屈、惭愧、为难、尴尬、悲伤、悲痛等。
情绪是真实的心理反应,刺激有效的前提下,人就会产生情绪。
但是,有的人即使被刺激了,表面上看起来也会波澜不惊,很难被观察到。
很难被观察到,并不是观察不到。
完全没有反应,说明刺激不够有效,应继续加大刺激力度或更改刺激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家伙服用了镇静剂或者神经系统有疾病。
更多的人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快速调整。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最初瞬间他们出现的反应非常真实,但随后会很快控制住自己的反应,甚至改变和伪装成另外一种反应,还要故意表现给你看,让你印象深刻。那一点点真实的反应,时间很短、幅度很小,而且因为人人都有,见惯不惊,不足为奇,不以为意,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微小的反应才是重点,通过分析它们才有可能获取真相。
所以,如何分辨情绪反应以及它们的真假,则成为了新的更高级别的问题。
情绪的作假可从种类和程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该愤怒的时候却貌似微笑,该恐惧的时候却貌似愤怒,该高兴的时候却貌似悲伤(惋惜),这种情绪种类错位相对容易分辨。
分析情绪的真假,难在对程度的判断。反应程度太小或者太大,都会让人不太容易确定反应是不是真的。
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遵循情绪和能量匹配原则。
情绪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与情绪所引发的反应(肌肉运动)需要的能量相比,情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大。小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轻,情绪需要的能量小,表现出来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小,时间短;大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重,情绪需要的能量大,动作的幅度就应该大,时间相对长。
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如果与刺激的程度不匹配,就是在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