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赛尔宣布运河国有化之后,英国的三军参谋长便在艾登的授意下制订了对埃的作战计划,以备不时之需。大家都知道,按照英法的本意它们恨不能立即占领运河,重新让埃及臣服,只是奈何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一切须从长计议。
为了要和埃及好好算算账,英法两国足足准备了3个多月,期间的外交谈判在现在看来更多是出于掩护,为两国军事准备赢取时间。还在外交斡旋期间,英法两国就一直公开战争叫嚣,想先声夺人迫使纳赛尔妥协。无奈纳赛尔是何等强悍的角色,自然是不惧任何威胁。
为保住昔日帝国的荣誉,英法成立了联合司令部,经过紧锣密鼓的一番筹划商榷后,一个代号为“火枪手”的军事计划新鲜出炉。要使这个精心炮制的侵略计划得以实现,英法知道它们还缺一个打头阵的,与埃及结怨颇深的以色列自然而然地就被英法相中了。
其实不用英法提出勾结以色列,以色列也已经是蠢蠢欲动了。自1953年以来,以色列就被埃及封锁了蒂朗海峡,当纳赛尔宣布运河国有化时,以色列便有天赐良机的感觉。1956年9月1日,在以色列军方收到巴黎方面发来的要求其参加对埃作战的急电后,以色列立即派出高级代表团到巴黎密谈。以色列认为,只要借此机会发动侵埃战争,就可以打通蒂朗海峡,打击一直以来的心腹大患。有了这个想法,以色列国防军积极配合英法的行动,便着手制订了旨在快速夺取西奈半岛的“卡达希”战役计划。这个计划很合英法的心意,实际上也是“火枪手”计划的一部分。
事实上,以色列想要进军埃及绝非是突发奇想,偶然之举。自1949年巴勒斯坦战争结束后,尽管以埃签订了停战协议,但两国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尤其在加沙地区。在1955年年底时,以色列就针对该地区的冲突制订下了一个侵占加沙地带的作战方案。另外,在苏伊士运河事件爆发前一个月,以色列方面曾派人秘密出使法国购买武器,同法国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法国深知以埃间的矛盾,两个摩擦不断的对手彼此都在伺机而动,想狠狠报复对方一下。这次埃及将运河收归国有,以色列受到的冲击绝不比英法小,它的船只也被禁止从运河通过。所以,在法国提出邀以色列加入侵埃队伍时,它毫不犹豫地甘愿充当英法侵埃的配角。
原本,按照计划联合作战应于1956年9月6日就开始了,但结果却未能如期开战。照计划,此次战争部署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摧毁埃及的空军;第二阶段则是计划在登陆部队海上待命期间,空军摧毁埃军的后勤基地,打击埃及的各种设施,以此达到摧垮埃及人战斗意志的目的;第三阶段轮到地面部队登场,他们将在苏伊士运河北端登陆,占领运河地区。
一切似乎都盘算得很好,只不过英法与以色列这一主角一配角在协调上出了问题。以色列计划的“卡达希”行动中的西奈战役,其目的是为了横扫西奈半岛,击溃埃军,解除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阻止埃军随后可能发动的反攻。另外,此战役也是为了摧毁埃军设在加沙边境附近的基地,拔掉这颗眼中钉。于以色列而言,这些都是苏伊士运河战争中最重要的部分,没什么可说的。可问题在于苏伊士运河战争不仅是以色列与埃及的交战,英法两国才是主角。
就是因为这点,在法以达成交易后,法英又进行了反复密谈。最后,它们两国间也就联合以色列侵略埃及的细节达成了一致。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进攻于10月29日开始,首先由以军向埃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其目标就是要在第二天到达运河区,然后在10月31日清晨联手英法一同对埃及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