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日本开国(5)

但是不答应又没别的办法,打是肯定打不过了,所以只能拖。

这一拖,就拖到了安政四年(1857年)年底,不仅消耗了时间,还节外生枝了。

在这段时间里,英、法、俄、荷四国也要求更新之前签署的条约,更新内容比较简单,一句话,美国人要什么咱们也要什么,利益均沾,兄弟几个谁也不能落下。

幕府慌了。

他们生怕再拖下去,什么乱七八糟的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之类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国家都冒出来要搞均沾,所以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就跟这五个国家签了再说吧。

安政五年(1858年)刚过完年,幕府就决定早早地把这条约给签了。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堀田正睦正准备带人前去那几个国家的使馆签字,突然有个幕府的官员提议说,不如去跟朝廷商量一下吧,让朝廷颁个圣旨下来再去签字也不迟。

我查了老半天也没查到想出这个惊天“好主意”的哥们儿到底是谁,这实在要算是一种遗憾了,毕竟,这招可算得上是推翻江户幕府 250年基业的一步关键之棋。

话说,这主意一出,大家都觉得可笑,这幕府除了新年之类的时候跑去跟朝廷打个招呼送点东西之外,已经多少年没鸟过天皇了,这时候去找人家颁个圣旨,有必要吗?

要知道,幕府在涉及外国的人和事的时候,自己独断专行的例子从来就不少,比如当年德川家康把日本领土给英国人三浦按针作为其领地,这种属于变相“割地”范畴的事情,都没有找过天皇,现在通个商,开个国,找不找其实说白了都差不多,更何况,这“锁国”政策本来就是幕府一手制定的,现在自己破自己的政策,实在是没必要跟外人去商讨。

不过堀田正睦仔细想了想,觉得虽然天皇也就是个摆设,但如果搞到个圣旨,也算多了份支持,所以还是走个形式吧。

历史告诉我们,形式主义是要害死人的。

当年一月五日,堀田正睦亲自进宫请旨。

本来他觉得这是相当简单的一码事儿,毕竟根据以往的经验,天皇除了研究那些个鬼都看不明白的学问之外,就是个饭桶,公家们纯粹就是浪费粮食的动物,不管幕府要他们干什么,完全都是照单全收,从来就不反抗,甚至连个质疑都没有,基本上就是负责保管印章的老大爷。

历史还告诉我们,一味的经验主义,也是要出事儿的。

堀田正睦五号进的宫,六号就有了信儿,宫里来人转告说,天皇不准。

堀田正睦郁闷得只想哭,这多少年听都没听说过的事儿,咋就偏偏让自己给赶上了呢?

按照宫里的说法,天皇认为这种让外国人跑日本来又是开放港口,又是搞治外法权,实在是丧权辱国,太没天理,所以绝对不会允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