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让中国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中,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扩张在华利益。“中国变成了一个甜瓜,每个国家都想从这里切得一片。”(慈禧语)面对甲午战败的混乱,面对弱国无外交的局面,清廷内部在责备李鸿章指挥不力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严重,尤其是光绪帝,也意识到维新、图强的重要性,因为在甲午战争中,他还满怀爱国激情,坚决主张与日本一决雌雄。可惜失败了,而且最后还不得不割让国土给小日本。这样的奇耻大辱,一定要报,矢誓要发奋为雄,找出一条救国的道路。所以,当他看到充满朝气的奏折时,心中大喜,立志要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对甲午战败异常气愤,渴望改革除弊,以强盛国力,报仇雪恨。这些都引发了朝廷对维新改革的重视。袁世凯虽然因为客观上引发了甲午战争,但战败的责任不在他。光绪帝,甚至慈禧对袁世凯早有耳闻,知道袁确有些才略,在朝鲜期间也有出色表现。所以当有人向光绪帝、慈禧推荐袁世凯时,他们一下子就认可了,尤其是光绪帝对袁世凯更是寄予了厚望。于是,这也就有了袁世凯在战败后,不但能躲过战争的牵连,反而迅速得到赏识的原因。
朝鲜战败,给国人以震惊。清廷中,责备声四起,李鸿章自然备受煎熬,被革去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位。而袁世凯,自然也因为跟李鸿章的密切关系,处境十分不妙。但最后袁世凯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受牵连,躲过了问责,并且不久就被清廷破格拔擢。那么是谁在这关键时刻保举了袁世凯呢?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似是而非。有人认为,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在《马关条约》谈判时对袁赞赏颇有关系,即伊藤博文称“以袁世凯之才,仅任无足重轻小事,无怪无人才也”。于是“清之朝野上下,睹我伊藤氏答李鸿章之言,皆以袁世凯为一时人杰,于是袁世凯三字,遂振振有声”。也就是说,当时,因为伊藤的一番赞美之词,朝野上下便知袁乃人杰,“留心人材者,咸欲一睹其人。……清方大挫之后,二三老臣为国求贤,于两宫前保荐袁之才略,旋奉旨召见”。其实,袁世凯在甲午战败后被朝廷重用,与伊藤博文的赞扬并无多大关系。因为《马关条约》后,朝廷不少人认为是李鸿章消极作战,割地求和,对李多为不满,甚至有人建议杀李鸿章以谢天下。所以,向两宫保举袁世凯者一般不会拿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谈话作为保举的理由,两宫也不会轻易以伊藤博文的赏识作为自己的赏识。有人就说,是李鸿章在战败后,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而且主动为袁世凯说情,称赞袁世凯乃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