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现雪桃(3)

2004年9月,中央党校要举办“全国民营经济理论与实务培训班”,由全国各级工商联推荐规模以上企业的法人、董事长、总经理参加,机会难得,我当时既是我们政协的副主席,又是工商联的副会长,这几年企业发展得也不错,就有幸代表呈贡县去参加。国家近几年来对发展非公经济、民营经济越来越重视,从原来提的“私营、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到后来的“私营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国务院出台的“发展非公经济二十条”等。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发展非公经济的决心,和对发展私营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对私企民企对国家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中央党校是培养党的高级干部的最高学府,历任校长均由中央常委担任,能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到里面去学习提高,机会弥足珍贵。想到这些,我马上就答应了。

学校考虑到做企业的人都很忙,不能长时间脱离企业去上课,就把课程安排为每两个月一轮,每轮六天时间,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基本能够让学员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讲课的老师都是全国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有中央党校的,有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的,还有一些科研院所和经济领域以及搞政策研究的资深学者和权威专家,所讲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非常贴近企业实际,对我们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操作方式和方法的对与错再次得到印证,有的内容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够清晰和明了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一点即破,真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即学即用,对像我们新知这样发展中的企业帮助很大。

2006年,丽江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认为,发展5万亩雪桃规模不够,需要进一步扩大,最后确定为在整个丽江市要发展到20万亩的规模,把雪桃做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产业,为丽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我决定终止与玉龙县签订的5万亩的发展协议,重新与丽江市政府签订发展20万亩雪桃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于2006年3月14日在丽江玉元酒店多功能厅举行,丽江市政府副巡视员、丽江雪桃产业协会会长代表丽江市人民政府,我以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在20万亩雪桃产业发展协议书上签字。丽江市相关部门领导,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签字仪式。自此,丽江市雪桃产业化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市级党政领导也对雪桃产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基地实地调研和指导工作。

2007年,我把在丽江古城举办“首届中国丽江雪桃盛会”的请示报告提交给政府,很快得到了批示和支持。我提出:“这次雪桃盛会打的是丽江的品牌,总的费用预算是300万,政府要出一部分钱。”经过商议,政府出资40%。在紧张的筹备后,“2007中国首届丽江雪桃盛会”于2007年10月1日上午九点在丽江古城隆重开幕,相关省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著名歌唱家宗庸卓玛、殷秀梅等在开幕式上演唱。

136棵挂满雪桃的桃树布置在古城入口、广场周边及舞台上,吸引了十月黄金周到丽江旅游的数十万游客的眼球。不少游客问:“这是真的桃树和桃子吗?”有的说:“这是假的。”还有的说:“桃树看上去是真的,桃子是假的。”有的还会趁负责看护的公安人员不注意跨入围栏用手摸一下,惊奇地告诉同伴们:“是真的桃,这么漂亮太神奇了。”

下午两点,“雪桃产业发展论坛”在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相关领导、专家和媒体300多人参加了论坛,我作了题为《 关注“三农”问题,发展雪桃产业,构建和谐丽江 》的主题演讲。

晚上六点钟,雪桃盛宴在丽江大港旺宝酒店宴会大厅隆重举行,4棵挂满雪桃的大树分别陈列在舞台两边。宴会正式开始,几位“仙女”拿着3只果篮,分别从4棵大树上摘了3篮大桃,我作为雪桃产业投资方代表,与省政协和占钧副主席及著名纳西族音乐家宣科先生各分别获得一篮仙桃,宴会进入最高潮,整个雪桃盛宴在祥和、热烈、隆重的气氛中进行。

这次“雪桃盛会”由丽江市委宣传部邀请了全国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60多家媒体参加,盛会结束后每家媒体均做了广泛的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对强化雪桃品牌,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7年10月,我听说禄劝县是昆明附近有名的贫困县,便打算到那里去走一遭,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帮助那里的人脱贫致富。有人建议我,可以在禄劝县种植雪桃,但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我这次格外谨慎。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县农业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我第一天从县城出发到达轿子雪山以西的一个乡镇选了两个地块,第二天从县城出发到达轿子雪山的另一个乡镇选了一个地块。由于禄劝县面积很大,又是山区县,加之路况不太好,两天都是早出晚归,回到县城吃饭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想,怪不得禄劝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地理位置孤立地处在一个死角上,没有交通干道从境内穿过。于是我对农业局陪同人员说:“我决定给你们无偿提供150棵中等雪桃树,再给你们1万元的栽树费用,你们把桃树分种到三个地块上,好好管理,看明年能不能挂果。”2008年10月,禄劝县茶桑果站站长刘辉高兴地带着几个桃和一摞照片到公司来找到我,让我看看他们的雪桃。个头比丽江的要小一些,着色偏绿说明光照不够,口感还可以但有一点点偏酸,说明聚温不够导致聚糖份不够。我把这些告诉了刘站长。他说:“尽管品质不能和丽江的雪桃相比,还是比当地的几种冬桃要好很多。”我说:“那你们就好好发展,还需要什么支持再跟我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