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现雪桃(1)

2002年9月,我陪几位好友到丽江旅游。第二天大家还在睡觉,我起了个早,一个人去逛丽江古城,约十点左右沿途返回,刚好走到古城入口大水车桥头时,我发现对面有人推着一车红彤彤的桃,边走边卖。我快步走过去一看,天啊!这么大、这么红、这么好看的桃。尽管我的家乡呈贡县就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仅桃的品种就多达数十种,我走过的地方也不少,这么漂亮的桃,我还从来没见过。我忙问:“多少钱一斤?”卖桃人说:“6块钱一斤。”我说:“便宜点行不行?”卖桃人答:“不讲价。”我问:“好不好吃?”卖桃人答:“这是最好吃的桃子。”我伸手拿起一个大桃,发现桃的水分很足,沉甸甸、冰凉冰凉的,而且还是硬邦邦的,我确认这是一种脆桃,就挑选了6个最大的,用秤一称,4.1公斤,平均单果重量差不多达到700克。卖桃人用袋子帮我把桃装好,我兴奋地提着桃继续往酒店走,想尽快让我的那几位朋友也开开眼界。走了约50米,我突然想到,这都9月末中秋节了,应该是没有桃子的季节了,哪里来的桃子。我赶紧转身去找卖桃人,追上他我就问:“这是哪里的桃?”他答:“丽江的。”我问:“丽江哪里的?”答:“丽江拉市海的。”我说:“你是买来卖的?”他说:“是的。”我说:“你能不能带我到桃园现场去看一下?”他说:“不行,很远的,我还要卖桃。”我说:“有多少公里?”他说:“有二三十公里。”我说:“麻烦你带我去一下吧!我给你一点钱,你买桃来卖不也是为了赚点钱嘛!”卖桃人想了想,摸出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还好他家住得不是很远,20多分钟后,他的妻子就来了,他把卖桃的事交给妻子就和我们一起往拉市海去了。

车上的路码表显示26公里时,卖桃人说:“到了,就是前面这个村子,叫丰乐村,得从村子中间穿过去。”出了村子往左拐,沿着田间小路又走了约200米,路越来越窄,卖桃人说:“好了,前面过不去了,不远了,我们走过去就到了。”下车走了约70米,我就看到前面4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片不大的桃园,约四五亩地,桃树总共只有200多棵,这可不像我们平时见到的桃树,果实一串一串的,而是挂果不多,通红的大桃均匀地分布在每一棵桃树上,树形小的一棵只有10多个,中等树一棵挂了二三十个,大树每棵挂了50-60个。到场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惊呼起来。我说:“西游记里面的蟠桃是描绘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仙桃。”也正因为挂果少,加之农户对桃树人性化的精心呵护,才使得桃子硕大无比,异常艳丽。随行的徐智全副总以一声方言:“啊米呀!”把他内心的惊奇表达了出来。我和他同村,又是邻居,我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要在惊奇得感到十分意外的时候才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我用手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发现更大的就赶快招呼大家过来看,那情景一点不亚于孙猴子进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在征得看护主人和兆麟的同意后,我们摘了两个因雨水过量而裂开的次品大桃尝了尝,1个桃足够3个人吃。这种桃又脆又甜,桃味浓郁,清香四溢。大家一口接一口地咬,嘴里塞得满满的,嚼的速度非常快,咬、嚼、咽流水般地连环交替进行,生怕少吃一口成为终生遗憾似的,那景象真的表现得像出生婴儿的嘴第一次接触母乳那样迫不及待,吮吸不止。

桃吃完了,我就与50多岁的和兆麟进行交谈,无奈他是一个地道的纳西族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加之我第一次听纳西话,虽专心细听,能基本辨别听懂的不到30%。无奈之下,只好用手比划着从他那里买了20棵桃树苗十分不舍地离开了。

2003年9月,我估摸着雪桃又该成熟了,就专程开车到丽江去看桃、买桃,为了让更多的亲友尝到这人间仙果,我一共购买了63箱雪桃。

 

2004年9月下旬,我再次专程到丽江去看雪桃。通过三次的谈话和交流,纳西话的大部分我已能听懂了,我跟和兆麟说:“这么好的东西,种植规模太小,能不能合作把种植面积扩大一些?”他说:“找老板谈。”我说:“你种的桃你不就是老板吗?”他说:“不是的,你不知道。”我说:“现在能不能找到他?”他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来了一个中等个子,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纳西族。和兆麟随即向我做了介绍:“这就是木崇凤、木老板,你和他谈。这种桃就是他花12年工夫反复试验搞出来的。”我对木崇凤说:“我们在昆明梁王山有3000亩的种植基地,海拔2500-2700米之间,跟你们这里的海拔差不多,我们能不能合作,把雪桃的种植面积扩大,现在规模太小了。”木崇凤说:“种不出来,这种桃只能在丽江种。”我说:“不会吧!我想请你到现场去看一下。”他坚持说:“不骗你,真的种不出来。”我说:“我不信,你说说看,为什么种不出来?”他说:“气候不对就种不出来。”我说:“我想今天就请你和我一同到昆明去,到现场看了再说。”三天后,木崇凤和袁永清俩人一同到了昆明,我到机场接到他们后就直奔梁王山。到达梁王山看了一圈后,木崇凤说:“种不出来。”我说:“什么原因?”他说:“雾气太大,光照不足,冷凉度不够。”我说:“你这不会是不想把雪桃推到外面去的保守说法吧!”他说:“说了你不信,我也没办法。”我说:“大树移栽后当年还能挂果吗?”他说:“把根部的土球挖大些,尽量少损坏树的根系,就可以保证当年移栽后就挂果。”我说:“要不你卖给我两棵大树,再卖给我一些实生树苗,到了嫁接的时候再卖给我一些嫁接枝条,我要做实验。”他说:“可以,中等偏大的树1000元一棵,树太大了不好挖,根系太多太大,又不好运输,中树最合适,实生苗和嫁接枝条可以便宜点卖给你。”我说:“1000元一棵的中树太贵了,800元一棵吧!支持一下工作,如果成了我们不是还要合作吗?别完全当买卖做?”木崇凤想了想说:“行吧!12月中旬就来挖树,那个时候就可以种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