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完整的生命(31)

其实,对子女而言,他们希望父母就是父母,不是朋友;而且希望父母与自己之间有安全的界限。

误区三:我只想看见你快乐

有许多父母,其实没有处理孩子哭泣、愤怒、悲伤、沮丧的能力。所以,每次只要孩子有各种他们认为不好的情绪时,他们就会怒形于色或者冷漠相对。

孩子得到的结论是:自己的愤怒、悲伤会伤害别人,所以不应该表现出来。从此以后,他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即使让自己的生命毁于疾病,也很可能不表现出来。

其实对孩子而言,感受、情绪是他借以表达自己需要、欲望的主要方式,是他真正自我的主要部分。可是在很多家庭,某些情绪大人无法处理,被认为“不好”,成了禁忌。

孩子必须学习适当地、负责任地表达情绪。可是如果他的某些情绪被一味堵回来,它们不会消失不见,而是以“未完成事件”的形态存在于他的心灵深处。或者这些情绪会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有的人会怒极反笑。

压抑情绪,使之成为“未完成事件”往往有害,不当的转化会成为忧郁症、疾病、精神官能症甚至自我毁灭的行为。

有很多人长大后会将这个模式带到恋爱、婚姻中。他会说“我只希望你快乐”,其实是“我只接受你快乐”。当对方不快乐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很不耐烦——就像他父母对待他一样。这当然会让对方失望、愤怒:“原来他不爱我。”

我接待过不少咨询婚姻问题的夫妻,接触过不少“大理石男人”或者“木头女人”。依照经验,除了复苏他们内在压抑的情绪,并且在当下的情境中完成那一产生制约的“未完成事件”,别无他法。

误区四: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我们的成长环境里,我们从小就被别人评价来评价去。如果是来自父母、师长的评价,那种影响力足以塑造我们成为符合那个评价的人。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就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emphecy)。

中国的教育界可能最熟悉这个原理。同一个年级,学生会被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这时,尖子班的学生往往表现得比普通班的好——虽然实际上尖子班学生的智力不一定比普通班的好。其实,只不过是“尖子班”的象征意义和老师、家长的期待,让学生因此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如果父母偏爱其中的一个子女,相信这个孩子是最有出息的,长大后他果然考上大学;父母讨厌另一个子女,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不是好东西,长大后他果然坐了牢。其实,受宠的孩子努力学习以维持父母的宠爱;被讨厌的孩子干脆自暴自弃——并非他们的人生一定会这样。但事实让父母相信:“我认为你是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