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先住灵树禅院,后迁云门山

这位如敏禅师,除了具有当时禅师的各种优秀传统外,禅风高古,还能“逆知其来,验同合契”,可以说是禅宗内的佛图澄了。僧传、灯录均无其年寿记载。《宋高僧传》曾有如下的推论:“灵树如遇大安,必寿腊绵长,出人常限。”若与其师兄大随法真禅师(834—919)的年岁相当,也是享年八九十岁高龄的神僧。在任何时期,僧人的高寿都是引起人们尊仰的原因之一。在《祖堂集》中,还有一则为众多灯录所遗漏的记载,这就是如敏禅师曾游河北,并与赵州禅师有过一段交往:

镇州大王请赵州共师斋次,师问赵州:“大王请和尚斋,和尚将何报答?”赵州云:“念佛。”师云:“门前乞儿也解与么道。”州云:“大王,将钱来与灵树。”

这则公案幽默深沉,活脱地凸显出赵州、灵树两位尊宿的神韵。如敏禅师与云门大师间的关系,则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五灯会元》载:

初,知圣住灵树二十年,不请首座,常曰:“我首座生也。”“我首座牧牛也。”“我首座行脚也。”一日,令击钟三门外接首座,众出迎,师(云门)果至。

如敏禅师从未与云门大师谋面,却自始至终观照着云门大师的成长,这样的事,在禅宗史上也仅此一例。云门大师于如敏禅师圆寂前,在灵树禅院做了七年首座,其间的事迹各种灯录都没有留下相应的记载,在《云门广录·游方遗录》中也仅记有这么一条:

师(云门)在灵树知圣大师会中为首座,时僧问知圣:“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圣云:“老僧无语。”却问僧:“忽然上碑,合著得什么语?”时有数僧下语,皆不契。圣云:“汝去请首座来。”师至,圣乃举前话问师,师云:“也不难。”圣云:“著得什么语?”师云:“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但云‘师’。”知圣深肯。

云门大师在敏树院,七年不见其迹,当是退藏若密,在知圣大师的指导下深加涵养。人们惯用惊叹的目光崇景大师出世后的光辉,却不知大师出世前的艰辛与孤寂,若没有长时期的自甘澹泊的清修与苦修,没有人能于一次大彻大悟后,便能成佛作祖,如六祖大师这样杰出和伟大,尚且隐修于山林十五年,其他则可想而知了。如敏禅师的圆寂和云门大师的出世因缘,还有一则佳话。《五灯会元》载:

师(如敏)四十余年化被岭表,颇有异迹。广主将兴兵,躬入院请师决臧否。师已先知,怡然坐化。主怒知事曰:“和尚何时得疾?”对曰:“不曾有疾,适封一函子,令呈大王。”主开函得一帖子,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主悟师旨,遂寝兵。乃召第一座开堂说法(即云门也)。龛塔葬仪,广主具办,谥灵树禅师,真身塔焉。

据《南汉甲碑》记,云门大师于辛未(911),“礼于曹溪(六祖),旋谒灵树,故知圣大师以心机相露,胶漆契情。岁在丁丑(917),知圣一日召师及学徒曰:‘吾若灭后,必遇无上大人为吾荼毗。’至戊寅(918),高祖天皇大帝巡狩韶石,至于灵树,知圣迁化,果契前约。敕为焫之,获舍利,塑形于方丈。于时召师(云门)入见,特恩赐紫,次年敕师于本州厅开堂……”

广主即先为刘隐,后为其弟刘。唐末,刘隐为岭南节度使,割据如今的两广地区。后梁开平三年(909),梁太祖朱温册封刘隐为南平王,领有岭南。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又封刘隐为南海王。同年,刘隐卒,其弟刘袭其位。乾化三年(913),朱温去世,其子朱友贞继位,是为梁末帝,册封刘为南海王。四年后,也就是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刘僭号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刘于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卒,群臣上表,谥为天皇大帝,庙号高祖。

《宋高僧传》中说“广主奕世奉以周旋”,就是刘隐、刘两兄弟,他们对如敏禅师真的是信奉加恩被了。刘称帝后的第二年,欲兴兵夺取被马殷(927年被后唐明宗封为楚王,当时割据湖南、贵州东部和广西北部)占有的广西北部桂州等地,故问吉凶于如敏禅师。而如敏禅师预知其事,在刘到来的当天坐化,并为刘留下了“人天眼目,堂中上座”的推荐帖子。刘素视如敏禅师为神明,当然就遵照其遗命,拥戴云门大师接任灵树院的住持。

就这样,在南汉政权的拥戴下,云门大师先住灵树禅院,后迁于云门山,在这两座道场开法期内,于禅门内建立了声势浩大、雄视天下的云门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