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4)

李达家里,13个中国代表除了李汉俊和包惠僧、陈公博,其他人都聚齐了。大家都怀着有点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包惠僧带回确切的消息。

因为腹泻没能去成李公馆的周佛海,是毛泽东回去喊来的。

包惠僧离开以后,众人等了一会,毛泽东不放心孤身在博文女校的周佛海,于是提议由他回去看看。

毛泽东回到博文女校的时候,周佛海正迷迷糊糊地躺在博文女校二楼的地板上。此时已经接近午夜,他听见脚步声,睁眼一看,却是毛泽东。

毛泽东很谨慎,他小声问道:“这里没什么事吧?”

周佛海听得一头雾水。

毛泽东提着的心这才放下,他随即给周佛海讲述了李公馆发生的事。

周佛海看了看时间,这才知道众人迟迟不归的原因。此时,他腹泻的症状已经好了很多,于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两人很快赶到李达家。

包惠僧听李汉俊讲了法国巡捕进入搜查的事情,担心李公馆周边已经埋伏了密探,所以出来以后,没敢直接回李达家,而是叫了一辆黄包车,开始满大街转悠。而陈公博则直接回了居住的大东旅社(因为带着妻子李励庄,陈公博是除李汉俊、李达两个“本地人”之外,唯一没有居住在博文女校的中国代表)。

包惠僧在外面转了好大一会儿,直到确认确实没有被跟踪,这才回到李达家,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夜了。

众人听包惠僧讲述了法国巡捕搜查李公馆的事情,都认为继续在李公馆开会已经不合适了。可是,除了李公馆,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用作会场呢?

这时,李达提出一个建议:“法国巡捕已经注意到我们了。我以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离开上海,去周边的什么地方开会。”

李达的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周佛海接着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地点——杭州西湖。

他说:“去年我在杭州的时候,曾经在西湖智果寺住了3个星期。那里非常安静,是个开会的好地方。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我可以做向导。”

周佛海说完,期待地看着众人。

因为是在李达家,所以他的妻子王会悟也在。王会悟支持丈夫的行动,而且因为她自己也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李达的助手,为筹备这一次大会做了很多的工作。对于此时只有23岁的王会悟来说,李公馆发生的险情,不仅没有让她感到害怕,反而让她觉得很兴奋。她以为,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革命行动——自己和丈夫参与其中,这未尝不是一种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或许正因为具备这样的情怀,她见代表们对周佛海的建议莫衷一是时,忽然开口说道:“我倒有一个好主意!你们听说过嘉兴吗?嘉兴有一个南湖,离火车站很近的。湖上有游船可以租。从上海到嘉兴,只有到杭州的一半路程。游南湖的人,比游西湖的要少得多。到时候在南湖租条船,在船上开会,岂不是要安全得多?我在嘉兴师范读过书,经常去南湖玩,对那里很熟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