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庄子的劝世文

我们继续来看庄子下面这一段议论:"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我们要想知道"真君",就像我们现在求道一样,你能求到吗?你求得到,它不离开你;你求不到,它也不离开你。你知道它,它也不增加一分;你不知道,它也不减少一分。所以"如求得其情与不得",不管你能否得到它,知不知道它,悟不悟得到它,都"无益损乎其真",都不益于它,也不损于它。因为真如本身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

人一旦生成为人,从母亲的腹胎中生出来以后,就"禀受成形"了。你既生而为人,就不能忘身而等待形体耗尽。你的精神与外界相互摩擦不止,驰骋追逐于其中而不能停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我们自从生下来以后,我们的精气神就处于一种耗散状态,就是在人世间的各种关系之中,在是是非非之中,在荣辱、贵贱、是非、得失之中"相刃相靡",就是这个样子。"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就像放出去的牛一样,拉都拉不回来。

你想,我们要把自己追名逐利、争胜求荣的心都收回来。你收得回来吗?人往高处走啊,都是想趋吉避凶,都是想得不想失,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动力,谁愿意颠倒这种价值观啊?我天天想失而不想得,我想辱而不想荣,我想死而不想活,想穷不想富……可能没有人会这样想。但是道家的理念却恰恰相反,它就是要和你反起来,要扭转你的价值观念。所以庄子在这方面,对人生、对世人的感觉还是悲观的,他也是努力在卖他的劝世文,通过他的刻画,对人生实质的剖析,想让大家回归于道。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烦恼多多,每天都在这些烦恼之中打转,你要想刹车,你要想心里不动,你要想临时关闭,万事如意,行不行呢?不行。世间的因缘来来去去的,你要想它停下来,它也停不住。因为外面的因缘你做不了主,所以,"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你说我干脆出家,抛开一切,这个就是要得止嘛!但是一般的人哪能止呢?不能止。所以庄子就说:"不亦悲乎!"你的生命不能做主,命运不能做主,人在社会上生活是很悲哀的,很可怜的。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我们疲惫了一生,天天修道,修了一百年也不见成功。有的人在政治上,有的人在经济上,无论怎么辛苦操劳也不见其成功。人一辈子的确是这个样子的。"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谁成功了呢?

网上在论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十年光景,搞了很多建设,颁布了很多政令,如修长城,修弛道,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还要到关东去视察州郡,北到山东泰山、碣石、琅玡台,南到绍兴。到郴州的时候还遇到了水怪,差点把船拱翻。走到博浪沙又遇到盗贼刺杀他,在咸阳微服私访的时候又遇到强盗。总之很劳累。北伐匈奴,南开南越,十年之中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到底是怎样灭亡的呢?可能还是跟接班人有关。如果是长子扶苏继位的话,可能会好些。但历史不容假设,盛极一时的秦帝国,的确是迅速崛起,也迅速灭亡了。所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人世间哪里去找什么成功啊?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拿我们来说,整天都在忙,做生意的忙生意,机关里的人忙职位,首长们在忙政绩,老百姓就忙柴米油盐,没房子的想房子,没有车子的想车子,没有职称的想职称……总之,大家都在忙,忙了一生。庄子这里给你批死了:"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忙了一生,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