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案例】
小佟是吉林省的一名考生,她的分数超过二本线十几分。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分数,报好一些的本科风险太大,报省内的差一些的本科又不甘心,这令她睡觉都辗转反侧,纠结了很长时间。
她从考完试就拿着志愿指南从前翻到后,从后翻到前,上千所学校,竟然不知道哪一所更适合自己,于是上网查,每所学校的官网介绍看似都不错,但是怎么也看不明白,写的都是一些学校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看了半天也是如坠五里云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志愿还是要报的,最终她报了外省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是以当地的地名命名的。小佟想,能以地方名字命名的大学,应该不错,你看人家北京大学不就是一地方名字命名的嘛!
经过两个多月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小佟终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看着上面的烫金大字,小佟兴奋不已,觉得这几年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父母也很高兴,逢人便说小佟被××大学的本科录取了!甚至还摆了“升学宴”以示庆祝!
但是,当小佟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彻底崩溃了!
她发现学校不但远在郊区,而且破破烂烂的,连个像样的体育场都没有,只有几个篮球架子东倒西歪地立在那里,学校的楼房也都陈旧不堪,没有一点大学的气派!
小佟一打听才知道,她所报考的大学是几年前由一所大专和几所中专技工学校合并而成的,而她所在的院系,就是之前的技工学校,学校的老师也都是之前的老师,小佟突然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之前金榜题名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
她最后和父母商量了一下,连行李箱都没打开,直接打道回府。无奈之下,她选择了复读,准备明年再考!
【案例解析】
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愿望,但选校却是个老大难问题,所以考生和家长要睁大眼睛辨别清楚。
选校时不要因虚荣心作怪,放松了警惕。大家推崇名校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不要一看名字响亮的学校就心动。一些学校也正是抓住了大家这种心理,把学校的名字起得响亮、气派,往往考生和家长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一看又有“北京”,又带“国际”,多好啊!殊不知,这恰恰就是“骗你没商量”。
选校时如果条件允许,到实地查看更为可靠。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甭管你招生网站上如何“花哨”,到实地看看就一目了然了。重点看看学校的地理位置是在郊区还是市区;看看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等硬件条件怎样;问问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看清楚了,问明白了,上学才会心里踏实。
现在很多高校改名,都抢着冠名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名词,坐落于一个小地方,争取冠个“省会名”以此体现自己的“高贵地位”。一些大学改名则是为了生存,为了广招生源,为了获得更多的拨款,有些则纯粹是攀比心和虚荣心在作祟。
小佟正是因不了解这些内幕,只看学校的名字不错,盲目地报考,没有想到自己选择的大学是由几所大、中专院校合并而来的,更没有想到自己上的大学其实是师资和高中所差无几的技工学校。所以,考生和家长报考时一定要详细调研,看看所报学校的实力到底如何。这样才不至于像小佟一样最后不得不无奈地去读“高四”!
【专家建议】
其实,大学改名热潮不是这几年才有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掀起过一轮小高潮。当时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
相比时下,那个时期大学的改名还厚道得很。大多数改名高校只是从某某学院变成了某某大学,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9年,自大学扩招后,高校花名册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中国人奉行“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讲的是做人要有气节不能乱改名,但在堂堂大学看来失节是小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校名。
现在大学都产业化了,加上扩招,各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秀生源。靠口碑,靠大师,靠教学科研,靠人文环境等是争取生源之道,相信每所高校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是这些资源和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而一所学校从申报新校名到审批一两年时间就够了(当然不乏多年争取却无成者)。因此改名成了最快捷的方式,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体现的是学术上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