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让局势持续恶化的元凶毫无疑问就是这个问题,正是它造成了10月14日的股价下跌,造成了15日的下跌,造成了16日的下跌,同样成就了黑色星期一。但即使是这样,到19日那天,深陷其中的人们看起来却好像已经将这个可能非常重要的因素彻底抛到脑后了。所以,真正触发崩溃的事件应该早于10月5日到9日那周的价格下跌。又或者,一系列数量巨大的不为人所注意的小波动可能也是触发因素。
也就是说,当人们试图对此进行解释时,与其将注意力放在对触发事件因素的寻找上,不如多关注恶性循环本身的结构。
在这方面,调查显示,投资者对股市的关注度极高—与之相关的是最后采取行动的却极少。在崩溃开始蔓延时几乎所有人都察觉到了。在那一天,平均每位个人投资者浏览股票价格3.2次,并与超过7个人进行了交流;机构投资者平均浏览35次,交流对象则超过20人。大多数人在情绪上都出现本能反应—43%的机构投资者承认有恐惧症的肢体反应,如脉搏跳动加快、掌心出汗或胸闷。超过23%的个人—以及40%的机构投资者—说经历了恐惧情绪的传染。那些在19日实际进行了交易的投资者中(只有大约5%的个人投资者和31%的机构投资者完成了交易),他们的恐慌情绪相当的严重。
认为崩溃应归咎于恶性循环的想法并不新鲜,由总统任命负责调查的布兰迪委员会也有类似的描述。但他们的报告将关注的重点仅仅放在纯粹的“刚性价格下机械的抛售”上,并认为金融市场中“投资组合保险”的使用是罪魁祸首。
发明“投资组合保险”的人使用这个名字是具有煽动性的,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保险,而是“动态防火墙策略”。在这个策略下,投资组合保险的卖方给他的顾客提供了一个股价下跌之后的卖出计划(在股指期货市场),以及一个股价上涨后的买入计划。投资组合保险的功能非常类似于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停损指令。
投资组合保险是个相当新的概念,在其影响下,债券的数量也在崩溃发生前的两年迅速增长。更进一步的是,布兰迪委员会有证据表明1987年10月19日那天大量的抛售应该是组合保险的“功劳”:纽约股票交易所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内总额达400亿美元的抛售中,至少60亿美元是这样。尽管投资组合保险需要抽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必须借助计算机,但这样革命性的变革却不应成为1987年崩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