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一代圣人,但抛开这些光环,他也跟平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对吃喝也很讲究。

在我等贪食后辈看来,孔子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美食家,其在美食方面的思想和细致要求,深刻影响,或者说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的美食传统,丝毫不亚于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孔子周游列国,一方面是为了推行其政治理想,推行仁义。但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一次推行美食思想,发现、体味、重新定义美食的“美食之旅”。

可以说,周游列国使孔子由一个“贪吃之徒”成长为美食家,有了这段经历,孔子才能跨越其出生地美食的限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地风味,各种饮食风俗,形成自己的美食理念。

其实,不但是孔子,孔子和他的门徒所组成的儒士群体在当时都是以“贪吃”著称的。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提倡节俭的墨家就曾攻击儒家,说他们是一帮“汤食之徒”,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职业蹭饭的”。

这可不是凭空诋毁孔圣人,岂不见子曾经曰过:“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也就是说,遇到饭局必须正经地当回事,正装出席更是必须的。

孔子的美食主张主要记录在《论语》中,特别是《乡党篇》中,总结起来约有20多条。最著名的一句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饮食第一次有了精品意识。现在美食界还在提倡“家常菜精做,粗菜细做”,这其实和孔夫子的主张是一脉相沿的。

于是,精品意识第一次深入到了饮食中去,有了这种意识,才有了辉煌灿烂、冠绝世界的中国美食的起点。从原料的选择到加工搭配,再到饮食环境的选择,这些无不体现在孔子的理念中。

孔子还对饮食的卫生标准第一次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还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这里的“食”指的谷物类的食品,“”是气变,“”是味变,“馁”、“败”,都是腐烂的意思。这其实是在强调卫生标准,讲究不吃腐烂变质变味的食物,这和现代卫生标准是相通的。但在食物匮乏的时代,能有这样见解,的确非常难得。

孔子还对烹饪的火候提出了标准。他说过“失饪不食”,即火候不对,过或者不够都不吃。还有一句叫做“失时不食”,关于这句话历来有很多解释,这里我要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不到时候就吃即是违背“天时”,比如反季节蔬菜等,这都是经过现代科学验证过的。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食用原本不产于这个地方的食物也是一种“失时”。

“时”还有一个要求,即按时吃饭。一日三餐,如果按时去吃,就会很香。而如果不按时吃饭,只吃宵夜不吃晚饭,不吃早饭只吃午餐,不吃晚餐以蔬果果腹等,也叫“失时”。这样吃饭味道肯定不会比按时吃更好,而且还会引起胃病,进而更加影响胃口。

实际上,“时”已经成为中华饮食的一个重要标准。比如,《黄帝内经》提出,日常饮食要符合“四时月令”。仔细回想一下,为什么小时候没有大棚蔬菜,都是吃时令蔬菜,反而感觉特别香?而现在,按照自然生长周期成熟的蔬菜味道依然要胜过反季节蔬菜,其原因也在于反季节生长的东西都是失其“本味”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