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浮云 献给母亲(18)

"哭爸呀!坏吉利!"人群中有人嘟囔着,随即钻出重 围,消失而去。 算是建国了。 虽然号称民主国,其实只是拒日策略之运用,意图借建

国之法将台湾问题凸显为国际问题,祈列强出手干涉,伸张国 际正义,是以与大清脐带未断。唐景崧于就任文告中亦明言: "惟是台湾疆土荷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虽自立为国,感 念列圣旧恩,仍应恭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 土。……"年号"永清",即是"永戴圣清"之意。就连黄虎 旗上那只姑娘绣花般半猫半虎的"虎",也是大脸朝向北京皇 帝那儿,脚下踩两朵小云,怎么看都是归心似箭、投怀送抱的 模样。历来御驾亲征、将帅出师都得祭旗以振雄威,面对这支 颇具童趣的虎旗,加上身份暧昧、认同错乱--既独立建国有 国号、国旗、正副总统、军队,土地、人民、主权皆备,却又 遥奉大清正朔、行一国两制之实,弄得国不国、民不民、兵不 兵。这旗该如何祭呢?

姑且不论真建国或假民主,非常时期之名相乃权宜之策, 眼前要务即是全体动员、浴血抗日--"自主宣言"不是说 "与其事敌,宁愿战死"吗?而当时台湾全岛之兵员、军械弹 药、饷银堪称充裕,虽敌不过富国强兵之日本,要挡下一两个 远洋而来的师团应该不是难事。

远的不说,光说1894至1895两年,在邵友濂、唐景崧两任巡 抚任内,台湾花在办防、建军、募兵上的银子,何止如流水!

根据曾在1894至1895年参与办防事务、时任台湾省军械 局委员陈昌基所著《台岛劫灰》一书记载,台湾在1885年设省 后,防军规模为三十六营,各海口炮台十一座,另因推动开山 抚番政策,设有隘勇两营。掌管防务之相关部门有:军械局、 筹防局、制造局。1894年6月下旬,因朝鲜情势紧张,清廷下 令台湾办防以坚攻守实力。当时台湾巡抚为邵友濂、藩司为 唐景崧(抚、藩皆驻于省会台北),台道为顾肇熙、台镇为万 国本(二者皆驻台南)。巡抚邵友濂奉诏立即于7月起展开部 署,派人赴大陆招募新兵、扩充军备、聘军事教练、移防等相 关业务陆续推行。

据载,邵友濂与唐景崧对办防事务各存意见,未能携手同 心。邵奏请朝廷添派统兵强将以助防务,于是,福建水师提督 杨歧珍、南澳镇总兵刘永福奉旨来台"帮办防务"。

8月,杨歧珍带数营兵力抵台,另添募十营分驻基隆、沪 尾、台北三处。10月,刘永福率黑旗军旧部抵达,另添五营移 驻台南。

办防事涉绝对的权力与庞大利益,调兵遣将之间不免兴 起波澜,表面上大官小吏和衷共济,背地里暗潮汹涌。11月, 邵友濂改调湖南巡抚,唐景崧接任,大掌兵符,仍以厚集劲旅 为首要,防务持续推动。其方向不出:一、募兵:大量招募湘 勇、粤勇来台。二、军购:添购军装、枪枝、炮弹、兵轮等。 三、掘地营:在基隆、沪尾两地择山海要冲处掘坑道,深能蔽 人,广约一、二亩,做为埋伏、袭击之用。四、组织义军:命 丘逢甲广募民丁以辅官兵之不足,采"编伍在乡,有事择调, 再给粮械"方式;丘赶募二十营,统领全台义军,分扎南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