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读者看到这个小标题会心生疑惑:不是说如何教孩子做人,怎么会说到接受孩子的帮助与馈赠?
的确,在若干年前的家庭教育中,这个环节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那时候家庭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理所当然地会在懂事起就与父母一道承担起家庭责任;而家庭中所有的孩子都会被要求以孝为先。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整天想的就是怎样让孩子幸福;孩子长大成人后,为了能让他心无旁骛地工作、幸福的生活,父母会想方设计地替他分担一切,而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累赘。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鸦能反哺,羊知跪乳,父母不忍心增加独生子女的负担,一味地拒绝他们的赠与和帮助,从而让“感恩”、“报恩”、“报答”等等概念逐渐淡出孩子们的意识,这是需要重视与警惕的现象!英国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我相信,这是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得出的经验与警示。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他在家庭中的作用。比如妈妈或爸爸在厨房做饭时,可以给孩子说:“能不能过来帮妈妈剥蒜呢?”或者:“爸爸忙不过来了,你来帮爸爸洗菜。”久而久之,看见父母忙着做饭,他自己就会主动地过来帮忙。孩子不仅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做饭,也会因为感知自己的“被需要”而参与到其他家务活动中。
如今的母亲或父亲,他们在儿女逢年过节、父母生日,或平时给他们钱或礼物时,通常会说:
“你不用给我钱,我们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的,你自己要把钱留起来。”
“给我们买衣服做什么,我们又不是没有衣服穿,不要浪费钱!”
“哎呀,买这些东西回来干什么嘛,哪里都能买的到,我们自己需要的时候知道去买的。”
“嗨,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用得着这么贵重的东西啊,以后不要买了。”
……
过去每一对父母几乎都有几个孩子,尽管收入少,但是儿女对老人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一起尽孝。而只要生活有基本保障,老人知道孩子自己也有一大家人要供养,不会要求儿女在物质上的给予,只要住在附近的儿女能常常回家看看,空着手回家和父母一起吃吃饭,他们也就会感到满足了。可是,现在的孩子,离得近的尽管可能与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他们并不是去照顾渐渐年老的父母,而是习惯了被照顾,所以,这些孩子当了父母都不知道应该自己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在距离父母很远的地方打拼,有的逢年过节可以回家与父母短暂团聚,有的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也难得见上一面,于是孩子只能通过寄钱、寄物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孝敬。如果这时父母只是为了给孩子减少负担与麻烦,一次一次地表示不需要,不仅仅会挫伤孩子的孝心,也会强化孩子“父母不需要”的概念。慢慢地,孩子可能真的就因为忙而忘记父母的存在,连“寄钱”、“为父母买礼物”这么点维系亲情的方式都会被丢弃,如此一来,他还怎么去体现自己的责任感?怎样去感恩、去报答?怎样将“感恩图报” 的美德一代代地传下去?
我的孩子在北京上大学后,第一次用他获得的奖学金为他爸爸买了一件衬衣,给我买了一件外套。当他假期回家送给我们时,我和他爸爸真是开心极了。我告诉儿子说,妈妈好喜欢你买的衣服,也很在乎你长大了送给妈妈礼物!以后,儿子出国参加学术活动也会记得给我们带回小礼品,开始工作后,他更是不忘为我们添置一些他认为必要的家庭设施。而每当儿子看见我们高兴的样子,他自己也很得意,很开心。
我认为,对于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儿女,父母要让他们缴纳自己的生活费、承担家务事、照顾父母,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对于子女的礼物,父母不仅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馈赠,还应毋庸遮掩地表现出惊喜,让孩子由此体会到满足感与成就感。当然,为了不让他们的馈赠失去应有的价值,家长应主动告诉孩子自己的爱好与需求,让孩子的礼物真正发挥“帮助”的作用。
做人做事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那么他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失败。因此,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
我的儿子在高中二年级结束时,因获得全国中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后,市里的某媒体对他做了一次专访。主持人问他:“你的学习这么好,是不是因为父母在学习方面对你的要求很高?”儿子回答说:“实际上我爸爸妈妈不怎么管我的学习,也不怎么在乎我的考试成绩,但是他们很注重我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在乎我是不是一个品行好,身体健康的人。其实一个人只要知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懂得怎样做人后,学习自然就会自觉,自然就有计划与人生规划。学习成绩好,只是好好做人的副产物而已。”
这段话让我感动,也让我至今记忆犹新。